2018-10-17 08:59 来源:网友分享
得了癌症,就是“宣判死刑”?
癌症,实质上是一种慢性疾病。得了癌症还能活多久?从发病到死亡,与癌症的类型和发现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胃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存活时间相对较短;而乳腺癌、直肠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会有较长的存活时间,有些早期肿瘤甚至可以治好。
其次,早发现癌症会比晚发现癌症要好得多。临床证明,早中期发现鼻咽癌,90%的患者能活到五年以上;而中晚期的鼻咽癌癌症,则降低至60%—70%。
因此,并不是得了癌症,就等于一定被判死亡。对于癌症,应该区别对待。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癌症还是能够被治好的。
1、胃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地区,40—60岁的胃癌患者多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也趋向年轻化,有15%的患者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胃癌能否被治好与是否早期发现有关。若早发现、早治疗,胃癌能被治好的几率超过60%。此外,研究发现,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数据显示,我国60%的胃病患者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问题。因此,临床上,胃病也可看作是“传染病”。为了减少胃病的患病几率,建议养成分餐和使用公筷的饮食习惯。
2、肺癌
肺癌是我国的一大癌症。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很难早期被发现。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气短、胸闷、刺激性的咳嗽、咳血或者痰中带血等症状,往往已经是肺癌中晚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医学影像技术不断进步,利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及时发现早期肺癌。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早期肺癌,85%的患者能有5年生存时间,50%以上可达到10年的生存时间。
3、皮肤癌
中国人有着对抗皮肤癌的基因优势,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近几年来,我国皮肤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皮肤癌的关键。研究表明,皮肤癌与身体的酸性内环境有关。因为酸性的体液环境会大大增加正常细胞癌变的几率,平衡体内的酸碱环境,能都有效预防皮肤癌。
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因素
(1)生活习惯 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约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与吸烟有关,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摄入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高能量高脂肪食品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饮用污染水、吃霉变食物可诱发肝癌、食管癌、胃癌。
(2)环境污染与职业性 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均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的与环境有关的致癌性物质包括:砷、石棉、联苯胺、4-氨基联苯、铬、乙烯雌酚、放射性氡气、煤焦油、矿物油、偶联雌激素等等。环境中的这些化学的或物理的致癌物通过体表、呼吸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诱发癌症。
(3)天然及生物因素 天然因素也可以致癌,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其中1/3为DNA病毒,2/3为RNA病毒。DNA病毒如EB病毒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RNA病毒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细菌、寄生虫、真菌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致癌,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系,埃及血吸虫病被证实可诱发膀胱癌,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可致肝癌。
(4)慢性刺激与创伤 创伤和局部慢性刺激如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5)医源性因素 如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细胞毒药物、激素、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均有致癌的可能性。
2.内源性因素
(1)遗传因素 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即所谓的遗传易感性,包括染色体不稳定、基因不稳定以及微卫星不稳定。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者,因存在胚系细胞APC基因突变,40岁以后大部分均有大肠癌变;Brca-1、Brca-2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相关,发生率达80%以上。
(2)免疫因素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AIDS(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主要原因在于肿瘤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并破坏机体免疫系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内分泌因素 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是肿瘤诱发因素之一,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1、蛋白质类
癌症患者要尽可能吃优质蛋白,尤其放疗后应选择高蛋白饮食来补充能量,如鱼、蛋、肉类(猪、牛、羊肉和禽肉)以及豆制品。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即可满足成年癌症患者的需要,但通常老年病人的蛋白质摄入量要大于总能量的10%。但需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限制蛋白摄入量。
2、乳品类
各种形式的乳制品,是维生素A、B、D以及钙的主要来源,也可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
3、蔬菜水果类
建议癌症患者采用美国肿瘤协会推荐的膳食指南,每天至少吃5份果蔬(1份果蔬约85克,相当于1根小香蕉、中等苹果或1根小胡萝卜),以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柑橘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深黄绿色蔬菜可提供维生素A;蔬菜可提供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这三种物质对人体相当重要,不能缺少。
4、谷物类
米饭、面条、馒头、粥等,可提供糖类、维生素B及铁。另外,每天还需脂质(包括动物脂肪、植物油等),提供热量和维生素来防止消耗自身的脂肪。
营养治疗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的营养搭配可以纠正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抗癌能力,此外也要及时搭配扶正固本的中医药进行调理,能提高患者对手术以及放、化疗的耐受性,减少术后感染,加速伤口愈合,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提高成功率。尤其在冬季,癌症患者锻炼机会有限,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1)肿块 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
(2)疼痛 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 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4)出血 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5)梗阻 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发生呼吸困难、肺不张;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等。
(6)其他 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肿瘤转移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