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也作弊?被英美指控俄罗斯队,需要牺牲健康来服用兴奋剂?

2018-07-09 21: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 漫说健康

每逢一些重要比赛,总避免不了一些运动员在赛前被检验出服用兴奋剂的丑闻。

虽然这兴奋剂违规警告一次又一次的强调,主办方在赛前也设立重重的检查。

但还是挡住不了那些处于某种利益而不择手段盗取金牌的人们。

随着世界杯已开始逐步进入了决赛,曾经视为夺冠热门的球队也一一出局。

媒体曝光世界杯首例兴奋剂丑闻!国际足联:俄罗斯队是清白的!

上周伊朗中场球员赛义德-埃扎托拉希在尿检时被查出含有兴奋剂,在提供样本中含有大量的促黄体激素,这有助于产生睾丸激素。若检查真实,他将成为本届世界杯首个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的球员。

经过国际足联核实,并没有任何一支球队或者球员尿检呈阳性,尤其是针对俄罗斯队。而上周,美国和英国两国就质疑俄罗斯队因服用了兴奋剂,才能够发挥神勇。

虽说事后检验结果,让这两国纷纷被打脸;但对于体育比赛时,明知道这类药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为何还铤而走险呢?

对于我们吃瓜群众而言,最想知道的这些被禁用的兴奋剂,究竟会有怎么样的逆天技能,才能吸引他们追捧?

兴奋剂的历史:早在公元前776年就已经有明确使用记载

关于兴奋剂,不少人都认为这是现代产物。实际上,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的776年就有人在比赛中使用刺激剂记录;而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奥运会,也有一些运动员试图依靠毒蘑菇中的毒素,来麻痹幻觉自己获取运动奖牌。

而随着比赛范围扩大,各式各样的兴奋剂也随之出现。首次被媒体报道的兴奋剂是来源于1865年阿姆斯特丹游泳比赛。

而在1887年意大利足协就做过一项调查:有17%的青年俱乐部运动员经常性服用致幻觉药,而94%的运动员在比赛前会服用短时效的药物。

由于使用兴奋剂的次数太多,而且也造成较大的健康威胁。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各项大型体育比赛就明确规定禁止并严厉打击“兴奋剂”。

随后,一些非体育类的比赛中也明确规定禁止服用兴奋剂,这种违法体育和医学科学的道德规范,还是有一些人为了获取某种利益铤而走险违背规则。

屡禁屡犯,屡犯屡禁的兴奋剂究竟有什么神奇般的功效?

根据《2016年禁用清单国际标准》就有将兴奋剂分为十二种,归纳为三大类,分别是所有场合禁用的物质赛内禁用物质以及特殊项目禁用物质

而这三大类的兴奋剂分别主要有这类的物质:

由于兴奋剂的作用各有不同,因此那些想要“投机取巧”的运动员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以及参赛项目而选用不同的兴奋剂。

例如β2-激动剂会增强选手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但长期滥用会导致骨骼肌震颤,降低血钾,心律紊乱等。

肽类激素中,就能明显提高选手的有氧运动能力。像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生成红细胞量速度,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那么血液携带氧气、提供氧气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但长期滥用会引发静脉血栓、心血管硬化,严重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的发生。

另外,有些选手在服用兴奋剂后,还会使用利尿剂,能够快速稀释药物残留在尿液的含量,加快服用过的禁用药物的排泄速度,从而可以自认为“躲避”兴奋剂检查。

当然这种本身会存在弊端,过量后会引发低血钾和缺钾,导致选手产生疲劳无力,甚至引发麻痹和肌肉坏死。

若无好的身体,拿什么来分享胜利喜悦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还是选用哪种药物,以这种方式来参与比赛都是违法。

这类药物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也不可忽视,

建议各位运动员还是拿出自己真本事发挥自己最佳状态。

毕竟就算依靠药物拿到了奖牌,

没有好的身体,究竟拿什么能开心享受胜利的滋味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漫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