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10:3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 漫说健康
如果要问,学医要学哪些?
小康医生首先需要先呼吸一口气才能说完,我们学的,大概就是......
是不是能体会到每一个学医的头上都有点凉呢?
其实咱们学的不多,也就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幸运一点连着读还能节省一两年。
按照这样磨炼方法,每一个医学上,又有多少到最后真正能成为医生呢?
60万医学上仅有10万从医,学医的孩子哪去了?
据媒体统计,中国医师协会在年初公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尽管我国每年培养60万名医学上,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还不到10万人。
之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穿上“白大褂”,不仅医学本科生择业高不成低不就,职业起初薪酬低,医路漫漫长才难,医患关系矛盾以及超负荷劳动成为关键因素。
风险大、门槛高、报酬低,导致不少年轻人在从事医学专业望而却步。
门槛高,每年执业医师只有30%的通过率
在我国,省级医院基本学历要求达到博士、硕士,地市级医院至少要求硕士学位,促使部分硕士、本科毕业生只能去二甲医院,而专科毕业生只能去县级以下的医院。
对于医学本科生对小城市或乡下的意愿不大,即便愿意还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那些只有证书没有学位的毕业生,不仅没资格报考临床专业研究生,从而也意味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的希望大大降低。
正因如此,绝大多数本科应届生都会继续考研。
每年执业医师只有3成通过率,再加上三甲医院重点科室门槛高,导致本科医学上低不成高不就,只好继续提高学历。
市场供需差异扩大,已成为我国真实的医疗现状。
报酬低,九成医生年薪不到10万
激光医务人员的薪资上涨高于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有48.8%的医生收入和期望不一致,年均薪酬只有9.55万。
再加上不同医院性质和地区,医生收入差距过大,让更多医学生会倾向于薪酬较高的其他医疗行业。
在目前医药价格体系里,并没有对医生劳务成本进行精确测算。
医生的人工成本只考虑了时间因素以及基本的耗材,对不同项目的操作难度、医生深造继续学习所付出的就精力和时间往往没有进行考虑。
工作累,超负荷劳动节奏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但有69.2%的医学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0小时。
除了白日工作之外,35%的医生平均5-6天需值一次夜班,而36.1%的医生可能还会遇到一周值2次以上夜班。
在门诊工作强度项目中,59.7%的医生每半日就需看超过30例患者,按8点出诊至12点结束,平均每位患者就诊时间不超过8分钟。
这还不包括喝水、上厕所时间,因此作为患者,你还有理由抱怨“医生看病时间少”吗?
风险高,医患关系紧张
虽说治理医闹重视程度一年胜过一年,但各种医闹事件还是层出不穷,伤医、杀医、医闹等依然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
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导致存在“看病难、看病贵”;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导致医院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过度治疗;因缺乏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过度医疗又加重患者负担;
再则,强力机关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助长,最终点燃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线。
该如何让更多医学上能穿上“白大褂”呢?
要想让年轻人穿上“白大褂”,除了改善医生合理收入以及医疗制度之外,更多还需改革医学上培养模式,可以学习借鉴美国住院医师3-5年、专科医生2-3年培养模式,改革基层滞后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医院用人自主选择,打通医生进修晋升通道,真正体现尊医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