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2 16:58 来源:网友分享
“爱牙日”活动调查发现,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疾患,60%以上的人从未看过牙医,仅有不到5%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
▍牙疼才去找牙医,往往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全世界60~90%的学龄儿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龋齿。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牙齿健康问题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把龋齿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应防治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牙疼本身是各种牙病的信号,如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本质过敏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牙疼。牙病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概需一至三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待到牙疼才去医院治疗,很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应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即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有口腔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而不是已明确自已有牙病或牙痛,才去就诊。定期的时限随年龄而异,一般成人每年检查一次。
▍专家提醒:定期口腔检查好处多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医生会根据口腔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一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出现表征时,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全身性的疾病。
平时要注意经常自我检查口腔,请口腔医生检查的具体的时限标准,一般0-5岁的儿童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个月)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疾病。由于儿童的乳牙龋病发展得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发现情况,及时就医。每年1-2次找自己的牙医洗牙。我们有一部分牙间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细菌及食物的细小残渣在牙面上日积月累,并逐渐层层矿化(实验证明菌斑24小时就可以钙化,这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的理论基础),最终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导致牙龈炎,随后病变扩展到整个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破坏,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导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损伤牙齿,还有防龋齿,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处。
口腔疾病大多数是慢性疾病,可是口腔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人往往早期没有任何自觉病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患有口腔疾病,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或肿胀等,到医院就诊时,往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多数口腔疾病已发展到晚期,晚期治疗技术复杂,费用很高,效果有限,有碍身体健康。
▍很多牙齿问题在早期治疗技术简单,费用低,效果好
龋病在波及牙本质深层之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不易发现小龋洞,通过定期检查,医生能够发现浅龋和中龋,及时进行备洞充填,一次就可以完成治疗。如果等到疼痛才就诊,常常是龋洞已经波及牙髓,如果龋齿破坏严重、有大面积的根尖病变,就得拔除患牙造成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的早期为牙龈炎,牙菌斑和牙石堆积在牙龈边缘,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有出血,此时牙周纤维与骨组织尚未波及,如能及时去除牙菌斑和牙石,牙龈组织就能恢复健康。如果发展到早期牙周炎,牙周袋形成,感染已经波及牙周纤维和牙槽骨组织,此时可出现口臭、牙龈出血、水肿,如果及时治疗,仍可以使牙周疾病停止发展。如果发展为严重牙周炎时,牙齿支持组织严重破坏,牙齿松动、移位、伸长、疼痛、咀嚼无力。此时,通过治疗发现有的牙齿已不能保留,就需要及时拔除。
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有表现,如铅中毒在牙龈的唇颊舌侧的边缘上,有宽一毫米左右的灰蓝色线条;麻疹的早期在口腔粘膜上出现科勃立克氏点等。常常可通过口腔健康检查,发现全身性疾病。
什么时候需要口腔检查:
即使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有口腔疾病的情况下,都应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一般成人每年检查一次,定期的时限随年龄而异:
(1)从宝宝时期开始关注口腔健康
儿童的第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也就是儿童1岁内进行,主要是检查儿童乳牙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1岁以后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常规的口腔健康检查。
(2)计划怀孕时应接受口腔健康检查
孕妇的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妊娠期口腔疾病产生的疼痛和不适,轻者会影响孕妇进食,导致营养失调,重者口腔炎症会扩散全身波及胎儿,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疾病或隐患,不要带着口腔疾病怀孕。
(3)老年人应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由于老年人口腔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口腔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疾病。检查的内容包括龋病(尤其是根面龋)、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癌等。口腔内残留的牙根,如经常肿痛应尽早拔除,牙过度磨耗形成的锐利牙尖等要及时磨除和调合,以防对口腔软组织及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口腔健康检查最好半年一次,一般至少也应1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