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下一个“房思琪”,我们又该如何去挽救?

2020-05-09 11:09 来源:快速问医生 作者: 漫说健康

4月27日,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3年前,一位台湾作家在家自缢身亡。

这位作家是林奕含,她因不堪长久以来抑郁症的折磨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抑郁症的背后,则是她从幼年起长达数年遭受老师性侵留下的严重心理创伤。

由于受困于疾病,林奕含选择用文学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她写下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借用自己的亲身故事,来说出自己的痛苦。

尽管逝者已逝世3年,但林奕含的故事时刻敲响我们:

遭受性侵的那些受害者,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痛苦?

儿童性侵的痛苦,是一生的痛苦

也许有人会问:林奕含已经有家庭,有疼爱她的丈夫,为何还会选择自尽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伤害,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种是指个人经历、目睹或遭遇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又或者受到死亡的威胁、严重的受伤,或者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这种伤害会让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由自主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与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这些创伤性的事件再次发生一样。

而童年遭遇性侵或性骚扰,更容易引起这类创伤。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小说中,林奕含不可避免出现其中几种典型的临床反应,尽管一个温暖而贴心的丈夫能够带来更多的帮助与能量,但心理与精神上的问题,依然需要自己、药物以及医生。

爱人的力量是有限,伤痛依然无法抚平。

唯一的安慰,便就是重新活过一次,又或者让现实中的犯罪者得到惩罚。

然而世界未必公平,阳光也无法照到死角,依然还有很多道貌岸然的成年人在看不见的角落,实施最肮脏的欲望。

性侵的伤害,到底给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或许这张图,或许能够让我们意识到:

社会上依然猖獗的性侵现象,不宜让我们每一个人忽视。

青年作家李尚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总是等到作者离开世界,人们才会去读她的作品。这个社会的奇怪的定律,就是总需要等到人以命相逼,才意识到事情不小。

若这本书里的故事,能推动社会对性侵的重视,甚至推动立法,我想这一切才会值得,也是林奕含在天上愿意看到。

或许近期娱乐圈的各种瓜,似乎鲍毓明的案件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

尽管案件仍然在侦查之中,但在等待过程中,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让鲍毓明掉出热搜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最在于人类可以控制自己欲望。

原本男性一直以来都被冠以“理性”的代表,这种人类最为珍贵的品质,可到头来却是抵不过性欲。

究竟是我们不停进化,还是逐渐向动物退化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漫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