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控制饮食很重要,教你4种方法,可以缓解饥饿感

2021-11-25 09:16 来源:快速问医生 作者: 漫说健康

据了解,人体的大脑中存在一种饥饿中枢,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细胞,当感觉到饥饿的时候,这些细胞会提醒人们去摄入食物,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血液中的糖分很难进入到细胞,因此大部分的血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更容易产生饥饿感,怎么吃也吃不饱

不过就算患者吃得再多,血糖还是无法被人体吸收,最终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而如果要是过度饥饿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引发头晕、出汗以及全身无力等问题。

因此,当患者患上糖尿病之后,医生会提醒患者控制饮食,尽量不要吃甜食或者肉类食品。

与此同时,患者可以通过下面这四种方法来缓解饥饿感

一、循环渐进

一旦患上糖尿病,那么控制饮食是必须的,但这个过程要讲究循环渐进根据身体的适应程度来调整饮食方法;

不要一下子就突然将减少食物量改变食物的种类,要知道这样反而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引发低血糖的现象

因此,患者要听从医生的安排,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改变饮食习惯,等到身体逐渐适应之后再减少摄入的食物量

二、少食多餐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饮食,每餐都会吃得比较少,并且还会把甜食和肉类食品给戒掉,选择忍受饥饿。

但其实,并不需要过于严格地控制摄入的热量,特别是主食不能吃得太少。

如果患者平时从事的是一些轻体力劳动,那么每天的主食量大约要在300-400g左右

而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每天摄入的主食最好超过500g。在此期间,如果患者感觉到饥饿,那么就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将每天的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并且减少每餐的食物量,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并且减少饥饿感。

三、注意营养的搭配

一些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高血糖的问题,干脆就不吃肉了,每天只吃蔬菜,可是这样是不对的;

如果患者只吃素,那么身体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以至于血糖出现异常的波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荤素搭配,适当地吃一点白肉以及海鲜,从而使得胃排空的速度得到有效的缓解,避免频繁地出现饥饿感。

与此同时,患者可以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饱腹感比较强的食物,比如粗粮以及高纤维蔬菜等;

要知道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高饱腹感,而且含糖量比较低,摄入之后不会对血糖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饮食治疗之后,不仅没能成功地稳定血糖,而且还出现了难以忍受的饥饿感,那么就要注意了,这说明患者的病情可能在逐渐加重;

这时候要尽快到医院去接受检查,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一些能够控制食欲的降糖药物,从而有效地控制食欲,调整体内的血糖水平

以上就是降低饥饿感的几种主要方法,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是很有必要的,但这爱你不意味着患者要减少食物的种类,而是要控制食物的总热量,由于不同的人每天所需的热量不同;

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调整饮食,如果出现了饥饿感,那么就要及时改变控制饮食的方式,避免过于饥饿而摄取更多热量高的食物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对血糖的检测,时刻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漫健康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