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9 17:22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3月04日讯 这几年体外诊断技术迅猛发展, 从基因水平的基因测序、SNP筛查、点突变基因诊断,到蛋白水平的各种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检测, 到细胞水平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CTC)、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再到组织水平上的PET/CT等。
还有最近比较热的是一滴血可检测多个疾病指标的报道。总的来说, 体外诊断向更简便,更快捷,非侵入性,多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人的健康, 我认为体外诊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体外诊断对于未病先防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 很多人每年体检已成为一种习惯, 而单位体检也成为一种必备的员工福利。 体检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而体外诊断在这一领域有非常大的市场,利用提供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分泌物等即可完成检测。
体外诊断对于慢病管理
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高,发达国家糖尿病患者达10%以上,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个别发达地区达6%,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一亿,据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平均发病率为11%等; 而胃病已经成为生活中极其常见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的统计,我国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以上,即每10个人中就有8个多人患有胃病。还有高血脂症,骨质疏松症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 这些疾病的特点都是慢病, 需要定期监测血糖、 血压、血脂、幽门螺杆菌,骨钙的变化,体外诊断都有相应的仪器设备。 特别是目前有各种移动穿戴设备, 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对血糖,血压,心率等的监测。
体外诊断对于重疾预后监测
许多癌症病人接受手术,放化疗之后要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预知癌转移以及指导用药。如乳腺癌病人术后要定期做胸片、骨扫描、肝脏B超、血常规、肿瘤相关抗原检查。乳腺癌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癌细胞扩散和转移,以癌细胞脑转移最为致命。乳腺癌发生脑转移后往往预后非常差,可能在数月内便导致患者死亡。生物谷曾有报道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以αB-crystallin基因表达阳性作为出现癌细胞脑转移的指标,同时也作为病人治疗预后的一种重要评价,独立于其他临床生化检测指标。这份针对4000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脑内αB-crystallin基因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比基因低表达(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要面临3倍甚至更高的癌细胞脑转移风险。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 相信会有更多更灵敏的体外诊断方法出现,与此同时,国家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使其地位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新医疗改革不断向基层推进,为减少居民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应当加强疾病预防诊断;伴随收入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将迎来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