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鸭,你的脖子还能吃吗?

2015-07-24 12:03 来源:网友分享

  央视《是真的吗》跟微生物干上了,上次黑了食用冰,这次盯上了熟食,鸭脖子中枪了,刚来北京的小黄鸭表示压力很大——你们不要针对我好不好。

  记者的套路还是一样,暗拍、买样、送检。但这次新闻可谓食用冰升级版:强调了采样过程防二次污染;测定的是更具冲击力的大肠菌群;和“标准”比较,超标倍数更高,甚至“爆表”。这个新闻到底如何看呢?

  1、什么是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具有卫生学意义的指示指标,其实它并非全是大肠杆菌,而是“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这个指标的意义是提示食物可能受到粪便污染,央视记者没有强调这一点倒是很“人道”。大家听起来可能很恶心,但由于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分布,因此它在食品中的出现也没那么意外。

  2、大肠菌群和健康的关系

  大肠菌群作为重要的卫生学指示菌,表明食物的生产加工过程存在隐患,操作可能不规范,但大肠菌群本身未必致病,没有人能回答,有多少大肠菌群可能吃出毛病。

  人体肠道中有大量的大肠菌群,我们也活的好好的,甚至人体需要的一些维生素(比如Vb)还是由这些微生物产生的呢。但大肠杆菌里也可能有坏分子(致病性大肠杆菌),比如导致德国数十人死亡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更重要的是大肠菌群污染意味着食物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加,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等。所以大肠菌群不是“致病菌”而是“指示菌”。

  3、为何又没有标准?

  国际上对于散装即食食品的微生物指标基本上都是“没有标准”的状态,即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是这样。(个别地区对散装即食食品有微生物的控制,但也仅限于致病菌)这是因为散装即食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几乎是必然:它们既没有生产线上的灭菌工艺控制,有没有很好的包装隔离措施,暴露于空气中并需要经常拿来拿去,不污染才怪呢。就算是家庭自制食品,这样的问题估计也不会少见。如果拿这个来做新闻,记者的工作也太简单了,随便找个散装即食食品就是问题呀。

  其实没有标准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和食用冰一样,尽管没有微生物限量标准,但是有很多操作规范、生产规范类的标准可以用于指导,这也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总体上说,用规范而不是用限量标准来控制微生物风险,这也是科学的管理方式。

  4、超标160倍?

  这个和董金狮的“检出值和检出限比倍数”有异曲同工之妙。超出标准适用范围进行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误导性,是为了找新闻爆点的“莫须有”罪名。预包装熟食的标准之所以定的比较严格,主要是这些食品很可能有储存过程,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另外批量化生产的食品一旦出问题,影响面也很大。

  5、关于MPN

  MPN又叫最大可能数,是一种微生物检测方式,是查表查出来的,最适合用于污染水平较低的时候。它是一个概数,和实际值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比如90MPN意味着实际值可能是10~360的任意一个值,但是90的概率是31.9%,而10的概率几乎为0。解释这个只是告诉大家,节目中出现的数字和实际有多少细菌的关系,并不是说他们用这个方法测的数不准或不科学。

  6、本次检测值该怎么看?

  说实话,大肠菌群超过2.4万,确实有点高,虽然吃了不一定生病。毫无疑问的说,它们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肯定有卫生问题。有苍蝇居然还理直气壮,可见卫生意识多么淡薄。从监管的角度讲,如果没有顾客吃出食源性疾病,可能处罚的依据不那么充分,但是要求商家整改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对于消费者,你需要明白一点,街边食品和散装食品相对于预包装食品的风险肯定是大一些的。天朝百姓在不卫生的环境下经过多年历练,似乎对微生物的抗性也相当给力,练就了“不干不净吃了不病”的好功夫。但我还是建议,熟食买回家后再彻底加热一下为好。微生物吃一点确实没事,万一吃到“会功夫”的致病菌,恐怕铜肠铁胃也吃不消吧。

  另外,如果你对大肠菌群非常忌惮,对无处不在的细菌感到莫名的恐慌,建议学习一下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安全五要点”,这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真正的关键。

  附:食品安全五要点口诀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

  洗净双手再下厨。

  饮食用具勤清洗,

  昆虫老鼠要驱除。

  2、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定要分,

  切莫混杂共保存。

  刀砧容器各归各,

  避免污染惹病生。

  3、完全煮熟

  肉禽蛋品要煮熟,

  贪吃生鲜是糊涂。

  虫卵病菌需杀尽,

  再度加热也要足。

  4、安全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

  食毕及时进冰箱。

  食前仍需加温煮,

  冰箱不是保险箱。

  5、材料安全

  饮食用水要达标,

  菜果新鲜仔细挑。

  保质期过不再吃,

  莫为省钱把病招。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食药安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