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1 11:00 来源:网友分享
2017年4月21-22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圆满闭幕。
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疾病,以及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交叉分析应用,会议涉及基因变异、测序分析、转录调控、代谢研究、rna干扰等,力图打通多组学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通道,推动多组学技术在医学转化上的应用。此外,研讨会将汇集国家组学计划领导者、国内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以及一线医院的学者,医院医生,遗传检测第三方共同探讨推进多组学研究在临床应用上的进展。
会议第一天,来自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姜颖教授以“personalized 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为主题拉开了当天整场大会的序幕。紧接着是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白凡教授介绍了基因测序解析肿瘤转移,值得一提的是白凡教授团队2013年在癌症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范围第一个报道单个循环肿瘤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通讯》),获得广泛关注。运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白凡的研究团队还参与了男性生殖细胞基因图谱分析(发表于《科学》),并主导相关技术用于不育男性生殖细胞的病因分析。
紧接着是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彭广敦教授介绍了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发展现状。敦教授表示,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在复杂的生理、病理条件下研究不同位置区域细胞的异质性,特别是针对肿瘤和干细胞生物学,发掘具有独特分子特征的细胞群落,研究其对信号、药物和外界刺激的响应差异,阐释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和状态,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环境的作用,离不开保留空间位置信息的高通量分析方法。随后,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的朱正江教授分享了有关高通量代谢组学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程仲毅带来“proteogenomic analysis in cancers for disease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classification”议题,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新荣教授介绍了单细胞代谢物质谱分析。最后的讲者是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副校长介绍了质谱技术、代谢组学和精准医学。
会议第二天,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虎威教授介绍了脂质组学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随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刘雷给大家分享了整合多组学数据构建精准医学知识库议题,刘雷教授表示,精准医学知识库建成后,将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多层次的精准医学知识服务,助力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力;同时节省购买商业软件的支出,提高国家投入经费的效益,降低我国精准用药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成本,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社会价值。
紧接着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林树海教授带来的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与肿瘤代谢精彩议题,林树海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化系副研究员兼质谱平台主任。曾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高级研究员、德国慕尼黑赫姆霍兹中心访问学者及上海(康化)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物分析组组长。林树海副研究员有12年质谱分析实践经验,在代谢组学与肿瘤代谢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并演讲,担任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及编委。随后是来自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朱云平教授介绍了基于云平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
下午的第一位演讲者是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赵世民教授,介绍了多组学助力代谢物信号传导研究。随后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廖鲁剑教授带来的利用高精度质谱大规模发现蛋白质巴豆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