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3 14:02 来源:网友分享
根据汗腺导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可加重炎症反应。有人认为,汗孔的闭塞是由于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也有人认为痱子的发生与出汗过多无关,而与皮肤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有关。
诊断
根据皮疹在炎热环境中发病,好发于皱襞部位,为密集分布的丘疹或非炎症性水疱,出汗后明显增多,自觉症状不明显,天气转凉后好转,诊断不难。有时需与夏季皮炎鉴别。后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皮疹为大片红斑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有剧痒。 痱子通常在宝宝的头、面颊、外耳部,甚至可以遍及整个颜面部和颈部,严重的手、足和胸腹部都可见到。
偏方一:西瓜、冬瓜
选择西瓜皮或者是冬瓜皮外涂与患处,对痱子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点评:西瓜和冬瓜都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其实用冬瓜的瓤外涂也不错。
但西瓜的瓜瓤最好剔除干净,否则容易让宝宝娇嫩的皮肤过敏。涂抹时不要太用力,一天擦两三次即可。
偏方二:三豆
大家也可以选择使用绿豆、赤豆以及黑豆若干,放在水里煮,煮透以后连豆带汤喝下。
中医点评: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既补充蛋白质,又补充水分,很适合夏季小孩饮用。
如果加入20g除湿健脾的薏米效果会更好,宝宝如果不愿意喝,可加入适量的蜂蜜。
偏方三:艾叶或薄荷
中医点评:艾叶和薄荷中都富含挥发油的成分,这个成分对于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像艾叶能抑制金葡萄球菌繁殖,生痱子后,皮肤的保护作用已经丧失了,用艾叶水洗澡,能防止感染。薄荷能挥发散热。
偏方四:苦瓜
吃苦瓜或将苦瓜捣碎取汁,涂抹患处。
中医点评:苦瓜具有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吃苦瓜和直接涂抹苦瓜都可以。也可选用熟透的苦瓜,掏出瓜瓤,再灌入中药硼50g,等硼砂溶化后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抹患处。
硼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防腐的作用。如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抑菌消炎的败酱草和马齿苋等熬水外涂也可以。
偏方四:擦郁美净
长痱子处用清水洗净,用“郁美净儿童霜”擦在长痱子处,每日最少2次。有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1、不热的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想在夏天找个不热的环境已不再是很困难的事,难的是理念上传统的“坐月子”“带孩子”的观念让我们不敢用电风扇,不敢开空调,而使孩子不能享受到夏日的清凉。
其实,电风扇可以对着墙吹,空调可以调温在25~28℃(与外界温差在5~10℃之内),只要风不直吹孩子身体就完全可以应用。
如果家里没有电风扇和空调,那么,起码你可以做到房间通风或把孩子抱到室外阴凉、通风处,让孩子享受到一丝清凉。
2、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的措施无外乎一天给孩子洗一两次澡,其他时间看到孩子出汗要及时给他擦干,保持皮肤表面干燥。
为了避免长痱子,人们常常在孩子的洗澡水中放些花露水、十滴水、宝宝金水等清凉、消炎的药物或保健品。
也常常在浴后擦一些擦些含薄荷、冰片的爽身粉或痱子粉。
只要不是过多的使用,这些都应算作“防痱良方”。
3、注意饮食
夏季还应注意多给孩子喝些凉白开水、淡果汁、蔬菜汤等,以补充出汗多而失去的水分;要勤洗、勤换衣被、枕巾、枕套等孩子贴身衣物以防感染。
4、加强护理
痱子一旦抓破会继发感染导致痱毒,甚至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等症状。
此时要及时上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治疗,而不要自己随意处理。
想要在夏天防热痱除了以上4种方法外,妈妈还可以试试通过洗澡预防热痱哦。
温馨提示:
室内空气流通,以使室内温度凉爽。衣服要宽大、干燥,避免穿化纤内衣。不要用手挤弄、搔抓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