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了怎么办 蜈蚣咬伤这样处理最有效

2017-07-07 13:1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蜈蚣咬伤的基本信息

  蜈蚣咬伤(centipede bite)是蜈蚣钩状毒爪刺入皮肤引起的皮肤损伤或全身中毒症状。 蜈蚣俗称百足虫、天龙,身休长而扁,头部后面有一对钩状毒爪,与体内毒腺相通,属一种有毒的节肢动物。那么针对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蜈蚣咬伤的相关知识。

  蜈蚣的毒液中含有两种有毒成分:溶血蛋白质和组胺样物质。一般来说,蜈蚣越大,其毒性则越强。被蜈蚣咬伤后,多数伤员只有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热、痛;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发麻、眩晕、恶心、呕吐等;极少数伤员甚至发生昏迷、过敏性休克等。雄黄水或者敌敌畏的稀释溶液,在屋里的地面和角落里喷洒以后,闭门至少半日,效果据说不错。

二、蜈蚣咬伤后有什么症状吗

  蜈蚣性畏日光,栖于树皮、腐木、石隙或阴暗的土地上、堆积的煤块中。小儿在此处玩耍时,可被蜈蚣咬伤而致中毒。当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鹗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液呈酸性,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含有酪氨酸、蚁酸、脂肪油、胆固醇等。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皮肤上出现两个瘀点。热带性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或发生横纹肌溶解,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癜。

  2.全身症状多为大蜈蚣咬伤所引起,有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呼吸加快、呼吸麻痹、出汗、痉挛、谵语、全身麻木,甚至昏迷,偶有过敏性休克。

见《肘后备急方》卷七。症见蜈蚣咬伤后,局部肿痛,发痒,浑身麻木;小儿及体弱者,更应速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治用甘草、雄黄研末,菜油调敷;或鲜桑叶捣烂外敷,内服季德胜蛇药片。蜈蚣属于多足纲,位居口器直后的鹗牙能排出毒汁。

三、蜈蚣咬伤要怎么处理才好呢

  盐水擦拭可以止疼,疼痛剧烈者,可适当服些止痛片;有过敏征象者,可口服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或息斯敏每日1片。经上述处理后,如果患处肿痛不消退,症状加剧,或全身症状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以上仅是较为简单的应急处理,属于就医前的临时处理范畴。如发生上述的中毒情况,在现场尽可能对患者做相应处理后,要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切勿耽误,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将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般治疗

  一、立即用0.5%~1%的普鲁卡因或1%吐根碱局封,可止痛并防毒液进一步扩散。

  二、局部搽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一般不必湿敷,以防发生水疱。 三、全身症状明显时可用抗组胺药及蛇药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时要及时抢救。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蜈蚣咬伤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蜈蚣咬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灼热、剧痛、略有红肿,重者可形成水疱及坏死。被咬肢体可发生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

四、治疗蜈蚣咬伤的偏方

  1、立即用肥皂水或3%氨水、5%~10%碳酸氨钠液或石灰水冲洗伤口,以中和其酸性毒液,蜈蚣咬伤的痕迹是一对小孔,毒液就是顺小孔流入的,所以一定要用碱性水反复冲洗,忌用碘酊或酸性药物冲洗或涂擦伤口。然后用吸奶器、拔火罐等在伤口处拔毒。

  2、雄黄、甘草各等份研成粉未后,用茶油调匀涂患处。或用季德胜蛇药调成糊状,涂擦在伤口周围。或用雄鸡口内的涎沫(将雄鸡倒提,唾液即可流出),抹涂于伤口。或取新鲜蒲公英、扁豆叶、七叶一枝花、半边莲、鱼腥草、马齿苋、鲜芋尖、番薯等任何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有止痛、止痒、消肿的作用。 常用下列方药:

  (1)南通蛇药适量,加水少许,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

  (2)旱烟油少许涂患处。

  (3)公鸡冠血适量,涂患处。

  (4)公鸡唾液少许,涂擦患处。

  (5)鸡冠花叶适量,口嚼烂敷于患处。

  (6)苦瓜叶适量,口嚼烂敷于患处。

  (7)马齿苋适时,口嚼烂敷于患处。

  (8)大蒜1~2瓣,去皮捣烂,加醋适量,敷于患处。

  (9)鱼腥草30克,桑叶30克,薄公英40克,捣烂后敷于患处。

  (10)甘草20克,雄黄20克研末,加菜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生活保健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