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9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正常的大便应符合了以下标准:
1、排便次数:每天不超过3次,每周不少于3次。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坚硬,排出困难,超过2天无粪便排出, 或每周排便少于3次者为便秘。
排便次数增多,通常每天3次以上,粪便稀薄,或有粘液、脓血等,称为腹泻。
2、大便颜色:呈黄色或黄褐色,素食者的便色略浅。
3、最佳形状:芭蕉状,含水太少会引起粪便干燥,含水过多则不成形。
4、排便时间: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正常时间在5~10分钟。
符合以上标准者,说明肠道功能基本是正常的。
大便的性状改变见于以下情况:
1、白色脓液便,提示肠道下段有炎症存在;
2、脓血便便见于痢疾、结肠炎、肠癌等;
3、大便为灰白色,叫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4、黑便见于食用动物血、肝类等,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活性炭、及中草药等,可使大便呈黑色,但无光泽;
病理情况下的黑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5、大便形状改变:
粪便干燥、干硬,或呈羊粪状,见于便秘;
大便不成形、稀溏或水样便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
腹泻与便秘交替,多为肠结核、结肠功能紊乱或结肠炎、结肠癌等。
一、
母乳喂养儿粪便: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呈酸性反应,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有病。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
二、 人工喂养大便: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则排便次数增加,便质柔软。
三、 混合喂养儿粪便:无论人乳或牛乳喂养,若同时加食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单纯牛奶喂养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将蔬菜、水果等辅食加多,则大便与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如果没有腹泻,不必停止加辅食,数日以后胃肠习惯了,这种情况随之消失。
正常人一天两--三次大便才算正常,12小时一次叫便秘,24小时一次的叫宿便,早上拉不出是因为喝水少,而且从前一天到第二天早上时间长,仅吸收的一点水分还消耗掉了,这样大便硬,和肠道的摩擦大;中午晚上拉的出是因为虽然喝水少,但是早饭午饭或多或少的吸收了一部分的水分,同时你的肠功能也不太好,尽管大便正常。
正常粪便量的多少和食物有关,进食肉类及蛋白质者量较少,素食者量较多,健康人每日有1~2次通畅的大便,成条形状,松软适中,有臭味。如果超过正常次数,就是异常表现。
也考虑是急性胃肠炎。可能跟受凉有特别大的关系。可以喝对肠道益生菌之类的酸奶。但是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一天拉几次大便是怎么回事,建议出现这样问题的人平时饮食应该清淡一些,可以先在家里观察一下,看看会不会自己就会变好,如果持续这样,建议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大便一次拉不干净是怎么回事?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1、单纯性便秘
由于外出旅行等生活规律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一时便秘。一旦生活恢复正常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2、迟缓性便秘
大肠松弛,送便能力差引起的便秘。体弱、运动不足的便秘者大多属于这个类型。
3、习惯性便秘
因为嫌外面的厕所脏或清早时间紧迫,有便感时也忍着,致使直肠里再有了大便时感觉神经却迟钝了。这种不规律的排便造成习惯性的便秘。
4、痉挛性便秘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工作过度和精神紧张是根本诱因,神经质的人最易如此。
饮料的“解秘”方法 饮醋疗法: 米醋30毫升(约两大勺),蜂蜜两勺,搅拌3-5倍的水,每餐后饮用。
醋可以促进排便,但是直接饮用会伤及胃和十二指肠,所以要稀释后饮用。便秘严重者可以加大剂量。
清楚大便一次拉不干净是怎么回事?之后,我们在生活中就要有所行动,比如在早起起床之后喝一杯冷饮,刺激肠胃产生排便感,可以促成早上排便的好习惯,此外水果酸奶或是一些粗纤维的蔬菜,也可以帮助改善这种情况,杜仲茶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