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4 07:05 来源:网友分享
腋窝出汗有味道的因素有很多,腋下该处的大汗腺分泌出一些有机物质在细菌分解下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引起异味臭味。
青春期受内分泌腺影响大汗腺分泌旺盛,故多在青春期发生,平均发病年龄是16-17岁,女性多于男性。女子尤以月经期比较明显,多有遗传性,家族中常有相同患者。 及时除去腋窝大汗腺的分泌物,不让它被细菌分解而产生臭味。腋窝出汗有味道要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澡换衣,洗澡后可在腋窝处洒些香水,或扑点香粉,保持皮肤特别是腋下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腋毛多者应剃光,衣服要宽松,多清洗腋窝。
目前治疗腋窝出汗有味道的方法有两类:
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适合腋臭较轻的患者,手术方法适合各种程度的腋臭患者。手术治疗有分激光破坏大汗腺,汗腺切除术及大汗腺清除术。建议您平时要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经常保持腋窝部的干燥和清洁,这样可以减少臭味的散发。少做过量的运动,少饮食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
出汗是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人特别爱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脚也总是湿乎乎的。像这样出汗过多就是一种病态,叫多汗症。
多汗症发病率很高。据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称,此病可能和基因有关,也就是说这种病有遗传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方人有这种病的人更多,因为基因决定了他们的汗腺比东方人发达。
出汗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人体的汗腺多达500万个,其中2/3的汗腺分布在手掌,所以紧张的时候手心容易出汗。专家认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汗腺分泌过剩。
从出汗看健康
当然,引起多汗症的原因还有很多,有些疾病也可以引起汗液排出增加。比如,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进、情绪波动、失眠,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胸闷、肋下胀痛、食欲不振、出冷汗等一系列症状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糖尿病可以导致植物神经病变,患者表现为排汗异常,如无汗、少汗或多汗。所以,当临床遇到原因不明的皮肤多汗时,不要忘记查查尿糖、血糖和血糖代谢率,力求早期发现糖尿病。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尤其要当心,当多汗伴有其他一系列不适症状产生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警惕某些疾病的发生。
16世纪,英格兰曾爆发过一种奇怪的流行病,这种病以发热、头晕为前奏,紧接着就是大量地出汗。严重的病人还会发生抽风、昏迷甚至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内死亡。奇怪的是,这种病只在英格兰境内流行,并没有泛滥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所以人们称之为“英国汗”。在1578年最后一次爆发后,“英国汗”从此销声匿迹。直到今天,科学家也没有搞清楚它具体的发病原因。
祖国医学早在3000年前就对汗液进行了论述。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出汗过多主要有两种表现:自汗和盗汗。自汗是指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不因运动、穿衣过多或高温而出汗不止。自汗是气虚、阳虚的表现。通俗地说就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无法防护肌肤这个屏障,致使津液外泄。自汗的人通常还表现为精神不振、气短、怕冷等。盗汗是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清醒以后出汗就停止了。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心烦、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发热、口干等症状,例如肺结核病人就常有这些典型的症状。
另外,出汗部位的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头面部出汗多,是肝胃有热及气虚所致;手足汗多则多因脾胃湿热、气虚、肾虚所致。
治疗方法五花八门
国外科学家研究多汗症已有多年,病人们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包括西方草药、润肤液、口服药等等,而迄今为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却很有限。
基于这个原因,60多年来,西方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手术治疗多汗症。最早期的手术是切断患者颈部、胸腔或者背部的交感神经,但是交感神经在全身的链状分布非常广泛,因而手术收效甚微,同时损伤很大。近10年来,随着内窥镜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手术变得简单了,而且将创伤减小到了最低程度。在过去的3年间,科学家应用此法,为250名多汗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令人满意。研究人员说:“手术的效果非常直观,且作用持久,尤其对手部多汗症的患者更为有效,可是脚部多汗症在手术后还会有经常出汗的现象。”
除此之外,国外用于治疗多汗症的还有氯化铝疗法:每周使用一种含20%六水合氯化铝的产品(drysol)二到三次,以改变产汗细胞的状态并堵塞汗分泌导管以使汗液分泌减少;还有一种方法是注射一种叫肉毒杆菌毒素(botox)的化学物质;第三种方法是借助电流阻断汗腺分泌,目前还不是很普遍。
最近,英国一家电视台曾有这样一篇报道:一位名叫杰茜卡的医生助理,每天要接待无数的病人。她患有手脚多汗症,多年来即使她的患者没有注意到她有这种病,但她心里却总是担心,这种担心分散了她好大一部分精力,令她非常苦恼。现在,电离子透入疗法彻底治好了杰茜卡多年的多汗症。作法很简单,只要一盆水和一种微弱的电流。这听上去似乎有点儿危险,但实际上这种疗法很安全,患者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次,以后就可以在家进行自我治疗了。大部分病人只需每月治疗两次就可以了。
皮肤科医生拉姆瑟说,多汗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并不单和精神紧张有关,主要原因是汗腺的构造。因而仅仅嘱咐病人不要紧张是不够的,减少和阻断汗腺的分泌才是根本措施。电离子透入疗法,能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多汗症。这种方法的机理可能与电流帮助汗腺产生一种屏障,有效地阻断汗腺分泌汗液有关。
腋窝下有疙瘩的现象比较多,有的时候是长了肿瘤,有的时候是淋巴结肿大等,所以要想判断是哪种现象,就必须做详细的检查。下面就是关于腋窝下有疙瘩会表现出哪种疾病来。
1、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
位于皮下较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局部皮肤表面可发现小的黑色凹陷,一般无疼痛,发炎时可有红肿及疼痛,治疗:主张手术切除。
2、脂肪瘤
位于皮下脂肪层,边界清,质软,无疼痛,一般不会感染,如无生长或疼痛可不处理,如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无有效药物控制其生长。
3、肿大的淋巴结
像你这个年龄多以炎症为主,周围组织有外伤可出现。
如不疼痛、固定且坚硬,应注意肿瘤(较少见)。
4、副乳腺
部分女性可有副乳腺,表现为边界欠清,质软肿物,双侧多见,部分患者可在月经来潮时出现胀痛是其特点。
腋窝下有肿块是怎么回事
腋下有肿块疙瘩,也可能由于皮肤清洁不当,或者经常挠抓,从而导致皮肤的免疫力下降,造成病菌的入侵。
对于刚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来说也要特别注意,这时候身体是最脆弱的时候,各种病菌都容易入侵。
腋下出的是“压力汗”
压力过大时,人体植物神经功能容易紊乱,表现为焦虑、抑郁、出汗。美国研究发现,当人承受巨大压力时,大汗腺就会促使汗水产生。由于大汗腺分布于腋下、乳晕、肛门等特定部位,因此这些地方更易出“压力汗”。这种汗水含有脂肪和蛋白质,混合皮肤上的细菌后,更容易产生汗臭味。沈雁英指出,如果想减少“压力汗”,人们应该学会缓解压力。出“压力汗”时深呼吸、喝点水、吃水果、喝牛奶等也利于缓解压力。
头晕眼花出大汗可能中暑
如果你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到阴凉处止汗后,马上觉得眼前发花、头晕目眩,说明很可能是中暑了。有时中暑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沈雁英表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补水、休息,如症状无法得到迅速缓解,就需紧急送医。作为预防,应减少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外出;必须外出时,最好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注意补水;尽量清淡饮食,每天喝碗绿豆汤或绿豆粥,利于清热解暑。
出“咸汗”表明运动饮水不足
运动过程中汗水滴入眼睛是否感觉灼热刺痛?汗水干了之后,脸上是否留下白色印迹?这些都是“咸汗”(汗水盐分偏高)所致。平时喝水较多,且低盐饮食的人,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喝水不足,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专家提醒,在运动过程中增加饮水量,十分关键。
汗有鱼腥味,也许吃错了食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资料表明,身体发出鱼腥味可能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致。这类患者身体无法分解鸡蛋、豆类和鱼类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三甲胺。三甲胺会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产生腐鱼或臭蛋等难闻气味。这类患者一方面应去医院治疗,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吃此类食物。
颈后大汗淋漓当心血糖过低
饭前血糖正常值为70毫克/分升~110毫克/分升。由于糖尿病或者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血糖低于70毫克/分升时,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其典型症状就是大汗淋漓、发冷或皮肤湿冷,特别是脖颈后及发际线部位。同时还应该注意是否出现心跳加快、颤抖、恶心、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原标题:从出汗看哪里不行 腋下出汗提示压力大
眼球突出伴怕热多汗,留神甲亢
怕热多汗是甲亢的特征之一,此外还表现为身体消瘦、心率过快、精神紧张、难以入睡、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时眼球出现突出。沈雁英提醒,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保证碘摄入量是防止甲亢的主要措施,如适当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的食物。
孕期多汗常伴恶心、呕吐
女性在特殊生理周期,由于内分泌变化,更容易出汗。美国研究认为,激素分泌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大脑的恒温功能,让它错误地认为人体过热了,需要 通过出汗来冷却。沈雁英表示,女性在怀孕早期容易出汗多,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反应,此时应根据医嘱适当调理;更年期女性多汗,常伴发性格情绪变化及体重变 化,饮食上应适量吃些富含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的豆类制品,利于缓解潮热,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沈雁英说,针对不同的出汗情况,中医也有一套理论。不热、不运动就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应适当多吃山药、牛羊肉等。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出汗叫做盗汗,是阴虚的症状,可适量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热性食物,还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喝。
不同部位出汗也能判断疾病。如头面部出汗多为气虚、脾胃有热;汗液自鼻梁和鼻翼两侧渗出,多见于肺虚病人;手足多汗多因气虚、肾虚,最好对症辨 证调理。不管是正常还是异常出汗,都要注意补水,最好加点盐和糖以补充电解质,盐和糖的比例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