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11:21 来源:网友分享
面对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
对入睡困难的失眠病人,要用超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服用后可使病人很快入睡,且第二天起床没有酒醉感,对维持睡眠困难、恶梦频频的失眠病人,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为6~8小时,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其时间。对早醒的失眠病人,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长,为12~15小时,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用安定催眠效果不错,起效快,但半衰期太长,达20小时以上,患者往往第二天醒来昏昏沉沉,故此药并不十分适合用于催眠,更适合用于抗焦虑。
对于难以停药的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可交叉应用不同种类的苯二氮类药物或非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药物依赖。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具有镇静作用,因此可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的失眠者,但是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症状改善后要逐渐减量至停用。对于难治性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患者,建议加用适量抗抑郁药,避免联用两种及以上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物治疗,症状改善后应尽早停药。
环境因素:是引发失眠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居住环境噪杂、住房拥挤、卧具不舒适、空气污染或者突然改变睡眠的环境,噪声、强光的刺激,气温的过冷或者过热,以及蚊虫的侵扰都会影响睡眠而出现失眠。
行为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经常日夜倒班工作,以及长期夜间作业,流动性工作如出差等,都可以使睡眠规律改变而引发失眠。此外,生活无规律,入睡无定时,过度娱乐,以及跨时区的时差反应等,均可以引起体内生物钟节奏的变化而出现失眠。另外,饮食过饥过饱、疲劳兴奋等,也可引起失眠。
疾病因素: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失眠与很多疾病有关,或者说有不少疾病会引起失眠。失眠往往是一种表象,其背后常常隐藏着其他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绝经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膀胱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冠心病、营养不良、糖尿病等。
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导致焦虑、忧愁、过度兴奋、愤怒,持续的精神创伤导致的悲伤、恐惧等,均可引起失眠或者加重失眠。多数失眠者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和思虑过多而阻碍良好的睡眠,患者因过分关注自身失眠问题而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多梦易醒,出现恶性循环。
年龄因素:失眠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越容易失眠,老年人入睡时间往往较长,加上夜尿多,睡眠浅,易醒等原因,因此老年人失眠的发生率比年轻人要高得多。
药物和嗜酒因素:药物是引起失眠的另一祸首,有些失眠纯粹是由药物引起的,即药源性失眠。能引起失眠的药物常见的有平喘药、安定药、利尿药、强心药、降压药、对胃有刺激的药,以及中枢兴奋药等。另外,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旦戒断会有戒断症状。偶尔饮酒可能有帮助睡眠的作用,但若长期饮酒,就像吃安眠药一样上瘾,久而久之将影响正常睡眠。专家建议用药一定要注意其副作用,治疗失眠可以用中药调理,像安神补脑液、安舒汤等。
1.总体目标
尽可能明确病因,达到以下目的:
(1)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4)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2.干预方式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
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专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I也会面临依从性问题,所以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除心理行为治疗之外的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评估。应强调睡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即在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传统医学治疗。
3.失眠的药物治疗
尽管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receptor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失眠常规用药。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一般的治疗推荐:艾司佐匹克隆(eszopiclone)、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但是治疗失眠的药物复杂而且繁多,包括:艾司唑仑(estazolam),氟西泮(flurazepam)、夸西泮(qua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三唑仑(tri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地西伴(diazepam)、劳拉西伴(lorazepam)、咪哒唑仑(midazolam),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zolpidem-CR)、佐匹克隆(zopiclone)、右佐匹克隆(eszopiclone)和扎来普隆(zaleplon)雷美尔通(ramelteon)、特斯美尔通(Ⅲ期临床中,tasimelteon)、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SNRIs)、小剂量米氮平、小剂量曲唑酮。所以建议在治疗失眠用药必须到专科医师处就诊,根据医师开出的处方服药。
4.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非药物方案,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在人头颅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新技术,指在某一特定皮质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过程。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影响刺激局部和功能相关的远隔皮层功能,实现皮层功能区域性重建,且对脑内神经递质及其传递、不同脑区内多种受体包括5-羟色胺等受体及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其可以和药物联合治疗迅速阻断失眠的发生,特别适用于妇女哺乳期间的失眠治疗,特别是产后抑郁所导致的失眠。
5.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1)老年患者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睡眠卫生教育,尤其强调接受CBT-I(Ⅰ级推荐)。当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不能缓解失眠症状或者无法依从非药物治疗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老年失眠患者推荐使用non-BZDs(非苯二氮卓类)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Ⅱ级推荐)。必需使用BZDs(苯二氮卓类)时药物时需谨慎,若发生共济失调、意识模糊、反常运动、幻觉、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同时需注意服用BZDs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可能导致跌倒等意外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妊娠期妇女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安全性缺乏资料,由于唑吡坦在动物实验中没有致畸作用,必要时可以短期服用(Ⅳ级推荐)。哺乳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抗抑郁剂需谨慎,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治疗失眠(I级推荐)。现有实验表明经颅磁刺激是治疗妊娠期及哺乳期失眠有前途的方法,但确切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大样本观察。
失眠的常见类型
1.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
(1)抑郁症:抑郁症的夜间慢波睡眠总量减少。原因有二.一是白天慢波睡眠量增多,已报道90%的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白天多睡1.5小时。白天睡多了.夜间睡眠自然就减少;二是精神运动性阻滞。已报道锻炼能增加慢波睡眠,推测精神运动性阻滞可减少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减少可使快波睡眠位相前移和数量增加。三环抗抑郁药通过缓解抑郁能改善白天思睡和精神运动性阻滞,从而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快波睡眠减少,慢波睡眠也减少.快、慢波睡眠的减少导致睡眠一觉醒周期缩短,倾向早睡早起.体温位相曲线前移。Mill等让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辨昼夜的屋里居住21天。发现其睡眠一觉醒周期异常之短。
(3)老年痴呆:下丘脑交叉上核是人体生物钟所在地,生物钟受外界报时因素(如光线和社会活动)所调节。老年痴呆患者交叉上核细胞缺失,感受外界报时因素的能力也下降(视力减弱和杜会活动减少),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出现白天嗜睡,晚上不睡。漫游和日落后意识障碍等。
2.烟、酒、咖啡引起的失眠
(1)吸烟:尼古丁低浓度时可有轻度镇静和松弛效应,但高浓度时则可引起唤醒和激越效应。睡前1小时内连抽2支烟可延迟入睡,好在尼古丁的半衰期短(1—2小时),这种延迟也很有限(30分钟)。当戒烟时,尼古丁的中枢兴奋和抑制作用同时发作,导致既想睡又睡不着的体验。
(2)酒精:酒精可有催眠效应.如果饮用量小(1—2杯葡萄酒),这种效应持续3—4小时即消失。如果饮用量大(3杯葡萄酒以上),这种效应持续3—4小时消失后还可出现反跳性失眠和梦魇发作,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3,睡眠节律性障碍
时差性睡眠障碍:这是旅客在东西向跨时区高速飞行时引起的一种睡眠障碍。这种障碍不是飞行应激所引起,因为南北向飞行时不出现这种障碍。这种障碍也不是进人新时区的文化休克所引起,因为实验室内模拟时区改变也会出现这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