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13:30 来源:网友分享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为“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笔者特此走访了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朱锦烨,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病症,探讨家庭、社会、政府应如何关注自闭症儿童等问题。
治疗效果越早越好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病,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异常、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等。如跟父母不亲密,语言发育比较慢,1岁半以后还不会说话,爸妈拥抱时没有反应,对于某些东西特别迷恋或无端发出怪叫、玩玩具时只是简单罗列的刻板行为等。
朱锦烨说:“很多家长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意识,没有发现孩子的异常,往往拖到很久才来检查。”她在门诊接到的年龄最大的患儿有9岁的,孩子不说话,在妈妈眼中就是一个“调皮蛋”,却没想过是自闭症,“很多孩子是在上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与其他孩子不同,然后叫家长带来医院检查才发现的。”
目前,世界范围内并未研究出自闭症患病原因,难以提前干预,只能在孩子出生以后,根据孩子的言行来进行判断。朱医生提醒说,如果孩子是患有自闭症的,在婴幼儿期的某些言行、神态可以表现出来,例如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辨认不出父母的声音,父母逗他没有反应,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喜欢独处,拿着某样东西重复一个动作等。“自闭症孩子发现最早是在1-2岁时,以前要到3岁才可以确诊,现在3岁之前也可以,3-6岁是最佳的治疗时期,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
自闭症患儿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着常人进不去的世界,需要身边的人不断呼唤,才会做出一点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陪伴在他们身边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要打开通往自闭症孩子心里的门,父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母亲。
朱锦烨介绍说,自闭症患儿没有单独的药物可以治愈,只能靠康复训练。“自闭症患儿的父母都非常辛苦,一个孩子一旦被确诊为自闭症,父母只能一人工作,一人照顾孩子,前者一般是爸爸,后者一般是妈妈,患儿做康复治疗的费用较高,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比较重,同时还可能面临来自社会不理解的声音,因此心理压力也比较大”。
她还建议,家长要调整心态,积极提升自己,学习培训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际场景时刻对孩子进行培训,这样效果更好。同时,父母要多渠道寻求其他帮助,如家庭、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帮助。
目前干预手段不够科学
我国已确诊孤独症患病人数在160万以上,未确诊人数应该在500万以上,而就诊人数却不足这个数字的1/10。虽然相关部门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干预手段不够规范和科学,患儿难以接受好的治疗。据了解,目前江门规范的机构比较少,正规的公办机构只有妇幼保健院和残联,其他全部都是私人机构,资源非常有限,难以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朱锦烨每月都会接诊几个自闭症儿童,多的时候达十几个,一年下来有100多个孩子,还不包括一些到其他医院检查的患儿。在她接诊的患儿中,有些患儿的家长甚至认为自闭症的孩子让自己“丢了脸面”,不敢带孩子出门,怕别人质疑。她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自闭症的宣传,多投入资金建设规范的培训机构,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康复训练,另一方面,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负担很重,也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自闭症孩子的投入,多做一些公益宣传和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形成社会共同关注的局面。另外,她希望社会对这些孩子和父母多点宽容和帮助。
相关
为响应“世界自闭症日”公益宣传活动,呼吁人们关爱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于当天在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道迦南社区举行自闭症宣传月活动。届时将开展自闭症知识讲座、专家现场免费咨询、沙盘治疗和游戏治疗现场展示、公益项目―“关注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宣传等活动。
温馨提示:
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切忌父母事事包办,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完整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过后天的特殊教育辅导,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