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22:15 来源:网友分享
1、短路学说:认为神经髓鞘崩解可能引起相邻两纤维之间发生"短路",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传出冲动也可再通过"短路"成为传出冲动,达到痛觉神经元的阈值而引起疼痛。
2、脱髓鞘学说:三叉神经感觉根或半月节或三叉神经周围支受到压迫或损害发生脱髓鞘性变;如解剖结构异常,血管畸形、骨孔压骨膜炎症、动脉硬化等。部分神经髓鞘脱离使原来神经束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增加了三叉神经背核反向的自我激发及重复发放,使受损的神经变得敏感,产生疼痛。
3、脑血管微型障碍:认为三叉神经痛与脑血管及脑组织畸形有关。
4、脑干三叉神经束核和感觉核的异常兴奋性放电也可能为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5、极少部分由颅内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疼痛,见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即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尤其以青年患者多见。
6、毒感染学说如带状疱疹易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引起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依据一、蝶腭神经痛,又称不典型面部神经痛,主要在下半面部的烧灼或钻样疼痛,可由牙部发出,放射至鼻极、颧、上颌、眼眶甚至耳、枕、颈、肩部。伴眶部按痛、病例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泪。疼痛可阵发性或持续性,每次数分钟至几小时,反复发作,蝶腭神经节封闭有效。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依据二、颞颌关节综合征,见于咀嚼进食时引起颞部和上颌部和颞颌关节的疼痛,检查颞颌关节有压痛,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上下颌牙齿咬合不正所致。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依据三、额窦或上颌窦炎,为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有脓性鼻涕,当脓性分泌物排泄(引流)后痛可减轻。外周血白细胞数可以增高,鼻窦x线片、ct、mri等可呈炎症改变。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依据四、牙痛,多为持续性钝痛,痛局限于牙根部,在进食冷热性食物时痛加剧,牙有叩击痛。口腔科检查及x线照片可以鉴别。
三叉神经痛的检查依据五、舌咽神经痛,疼痛位于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外耳道等,常在进食时吞咽诱发,在咽、舌根、扁桃体窝等有痛的触发点,这些部位喷涂局麻药可止痛。
手术
现在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手术方法有很多的,但是手术治疗的复发率是非常的高的,手术治疗又可分为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加压或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口服西药
药物是可以暂时的缓解疾病给我们带来的伤害的,但是此类的药物对患者是具有耐药性,口服剂量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差,其副作用较大,久服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这是最常见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封闭
采用穴位注射药物,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所以一般不推荐采用这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具体穴位位置和功效如下:
下关穴:位于耳屏前1横指,为两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患者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再用适当的力度揉按下关穴0.5~1分钟。起到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作用。
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正对鼻尖处。用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印堂穴上,其余4指附于对侧目外,适当用力从印堂向上推至发际处,反复推20~30次可以起到祛风开窍,安神宁志的功效。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发际线上,大筋外侧凹陷处。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4指附于头部两侧。用适度的力由轻渐重揉按0.5~1分钟,按压此穴位具有疏风清热,开窍镇痛的作用。
太阳穴:位于目外眦角斜上1寸处。患者可以用双手的掌心紧贴在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做完手术后,一般不需要复查,除非治疗效果不好,就要及时找医生复查了。术后一般也不需要吃止痛药了,除非患者术前止痛药的剂量比较大,比如每次吃十几二十片的,术后猛然停药容易出现药物戒断反应,所以手术后还是要逐渐减少药量,直至停药。这段期间为了防止药物副作用,也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如果术后恢复良好,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疼,就要区分一下与原来的部位一样,还是疼的部位不一样。如果与原来的疼痛部位一样,就有可能是复发了;如果疼痛部位不一样,说明是新发的,就不能称作复发了。如果再次出现疼痛,还是可以手术的。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容易诱发三叉神经痛,因此术后,患者要动作轻慢,防止一切诱发疼痛的因素。比如每天用温水洗脸、刷牙和漱口,以保持个人卫生;寒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吃较软的食物,如果咀嚼时诱发疼痛,就要吃流食了;更不能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