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06:17 来源:网友分享
奥硝唑主要在肝脏代谢,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致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目的。
研究报道,奥硝唑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LD50值为1645mg/kg(灌胃),1027mg/kg(腹腔注射)。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奥硝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致突变、致畸、致癌性,与乙醇无不良相互作用。但在服药期间对精子的活动性有抑制作用,停药后则自然恢复。
奥硝唑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小时内就达到约30μg/ml的最大血浆浓度,24小时后降到9μg/ml,48小时后降到2.5μg/ml。奥硝唑也经由阴道吸收,据报道,插入500mg阴道栓剂后12小时,最大血浆浓度约为5μg/ml。
奥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15%。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髓液。
奥硝唑在肝中代谢,在尿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排泄,少量在粪便中排泄。已报道单剂量口服于5天中消除量为85%,尿中63%,粪便中22%。胆汁排泄在奥硝唑及其代谢物的消除中约占4.1%。
1.感染
1)腹部感染:胞膜炎、腹内脓肿、肝脓肿等;
2)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3)口腔感染:牙周炎、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龈炎等;
4)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
5)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6)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厌氧菌感染等。
2.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3.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如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等。
奥硝唑属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该药在厌氧菌感染所导致的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少网上药店都有奥硝唑分散片,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网站是否安全正规,其生产卫生许可,产品批号等,谨防上当受骗。更多正规低价药品购买,可以考虑药店。同时咨询医药专业人员,是否适合服用此药。
用法
静脉滴注,每瓶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量如下:
1.术前术后预防用药:成人手术前1-2小时静滴1g奥硝唑,术后12小时静滴0.5g,术后24小时静滴0.5g。
2.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
3.治疗严重阿米巴病: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0.5g,连用3-6天。4.儿童剂量为每日20-30mg/Kg体重,每12小时静滴一次,滴注时间30分钟
禁忌
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对此药也过敏,禁用于对此药过敏的患者;也禁用于脑和脊髓发生病原菌变的患者,羊癫疯及各种器官硬化症患者。
注意事项
服用剩余的药片应立即包装好并立即作好标记度放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
儿童用量酌减(参见用法用量项下),超过成人使用剂量的儿童患者慎用或遵医嘱。
老年用药
无需调整剂量,或遵医嘱。
奥硝唑配伍治疗产生配伍反应的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芳香硝基反应。
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结构,属于一种芳香性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其溶液通常会呈现为紫红色,这种颜色反应过程被称为芳香性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
第二,抗菌药物。
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在酸性溶液中(pH=4.0),室温条件下,β-内酰胺环开环、分解、重排、缩合,生成新的化学物质。头孢菌素类因空间位阻及结构因素,β-内酰胺环相对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随时间的延长,也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因此,随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颜色的改变。同时,不同的头孢菌素类的侧链结构不同,稳定性也各异。
第三,部分中药注射剂。
因为中药注射剂自身的成分较为复杂,因而在其与奥硝唑联合使用时,某些特殊成分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现象。第四,氧化还原反应。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属于亚磺酰基苯并咪唑结构类药物,且通常为弱碱性,其性质容易受到温度、金属离子、光线和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五,游离单体。部分药物属于强碱弱酸盐类物质,包括阿洛西林钠、美洛西林钠、呋塞米、炎琥宁等,一旦其游离出药物单体,则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浑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