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炎琥宁严重不良反应出于逐年上升状态!

2016-12-20 13:25 来源:网友分享

 

  炎琥宁注射剂系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临床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炎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还提到,以炎琥宁注射剂为例,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发布有关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安全使用问题。但是关于炎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数和严重报告数逐年上升,严重过敏反应仍然比较突出。据统计,6岁以下儿童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数的40%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为主。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高热、乏力等,其中过敏性休克约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27%;

  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窒息、呼吸衰竭等;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剥脱性皮炎、重症药疹等;其他损害包括低血压、四肢麻痹、昏迷、药物性肝炎等。

  严重病例中,53%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儿童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较多可能与该人群为炎琥宁适应症疾病易感人群有关。儿童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表现与总体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无显著差异。

  炎琥宁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药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约占死亡病例的38%),此外还有呼吸骤停、窒息、心脏骤停等。

  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先后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0.9g、注射用炎琥宁0.2g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滴注约10分钟,患者出现面色灰白、大汗淋漓,随即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6℃,心率10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60/40mmhg,神态不清,双肺呼吸音粗,心音弱。立即停药,吸氧,予以地塞米松20mg静滴,肌注肾上腺素0.5mg,症状逐渐缓解,1小时后患者面色红润,呼吸顺畅。

  二、不合理用药分析

  国家中心收到的炎琥宁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显示,该产品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1.超剂量用药:炎琥宁注射剂说明书提示:静脉滴注,一日0.16~0.4g,肌肉注射40~80mg。国家中心接收的部分病例存在超剂量使用情况。

  典型病例:患者,女,11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炎琥宁2g,2分钟后突然出现咳嗽,憋闷,呼吸不畅,随即出现恶心、呕吐,表情烦躁不安,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10%葡萄糖酸钙10ml,5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

  2.超适应症用药:11%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存在明显超适应症用药现象,炎琥宁注射剂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超适应症主要表现为用于治疗其他系统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如腹泻、支原体性肺炎、淋巴结炎、脑梗塞等。

  典型病例:患儿,女,1岁,因腹泻伴发热(37.8℃)给予炎琥宁注射剂80mg静脉滴注,约1分钟患儿出现面色青紫、唇发绀、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等症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吸痰、人工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症状好转。

  3.过敏体质用药:部分患者为过敏体质,或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使用炎琥宁注射剂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典型病例:患者,女,72岁,有炎琥宁注射剂过敏史。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给药2分钟后,病人突发呼吸停止、心跳减慢、口唇发绀、皮肤青紫、血压测不到。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地塞米松20mg静滴,气管插管、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多次注射肾上腺素(累计4mg)、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注,1.5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三、相关建议

  1.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炎琥宁注射剂用药风险,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权衡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治疗利弊,应谨慎用药。

  2.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应用,尤其是儿童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用炎琥宁注射剂,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3.医护人员应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使用炎琥宁注射剂曾发生过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其他过敏体质患者(对其他药品或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谨慎用药,如需用药,应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扩展阅读:


一、药物性肝病的症状

  临床表现

  有接受药物史,一般大都有食欲减退、上腹不适、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肝炎型的临床表现似病毒性肝炎,有或无黄疸。肝内淤胆型的病人除有消化道症状外,皆有黄疸、皮肤瘙痒、尿色深黄色、粪色淡或陶土色。药物引起过敏反应所造成的肝损害,黄疸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但也有在1~3天即可发生。反复用药可引起即刻反应。病人除表现黄疸外,尚可伴有发烧、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肝可肿大,轻压痛;脾可肿大。

  诊断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可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试验、肝活检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诊断。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归纳如下:

  1.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但也可于服药数月后才出现,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

  2.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

  3.末梢血嗜酸细胞>0.6。

  4.具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5.巨嗜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阳性。

  6.各种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

  7.偶然再次给予相同药物后又发生肝损害。

  具备上述第1条,再加2~7条中的任何两条,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食药安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