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出血怎么处理 随意掏耳朵的危害

2017-07-30 13:07 来源:网友分享

一、怎么掏耳朵

  关于怎么掏耳朵,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耳屎太多难以掏出,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如果自己掏耳朵,需要注意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所以,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怎么正确掏耳朵比较好了吧,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

二、耳朵掏出血怎么办

  1、耳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膜容易受到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冲击而导致破裂。而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所使用的镊子、发卡伸入耳道太深,从而刺破鼓膜。

  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耳部或滑冰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

  鼓膜一旦破裂,耳内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3、伤者如果意识清楚,可让他保持侧卧姿势,头倾向出血侧,让血水或脑脊液流出。

  4、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滴药或冲洗外耳道,以免不慎将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在医生未诊治前,如外耳道口处有泥土或异物,可用70%酒精棉球擦去泥土,并小心地用干净镊子取出异物。经医生确诊为鼓膜破裂后,每天需用牙签卷上少量脱脂棉,再蘸点70%酒精或60 度白酒轻轻擦拭外耳道1~2 次,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堵住外耳道口,防止灰尘进入。

  5、当颅底骨折引起鼓膜破裂时,可能会从外耳道流出清亮的或血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脑脊液,临床上叫作外伤性脑脊液耳漏。

  此时,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方法止血,只能任其自流,否则会给中耳道造成压力,还可能造成逆行感染,使细菌进入颅内,带来更大的危害。应送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6、耳鼓膜破裂时,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同时应尽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以免气体和鼻涕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外伤性鼓膜破裂只要及时妥善处理,就能避免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愈合。

  7、一般外伤性耳出血,可内服止血粉或三七、白药,以及用治疗鼻出血的偏方、验方止血。严重耳出血应速送医院治疗。

三、掏耳朵真的会致癌吗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挖耳勺、发卡、火柴棍儿等 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有报道称,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 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 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经常掏耳朵是不是真的会致癌呢?

  “一般来说,掏耳朵是不会导致外耳道乳状肿瘤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易世江说,“这种病一般在欧美较为常见,我国出现较少。”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冯世斌则表示,只有掏耳朵用力过猛,损伤了外耳道或是鼓膜,引发外耳道炎、中耳炎之后,再经过长期的刺激才有可能出现外耳道乳状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两位医生同时强调,经常掏耳朵虽然未必会致癌,但会破坏耳道内的酸性环境,对健康不利。俗语说的耳屎,医学上叫“耵聍 ”,是一种弱酸性物质,会发出小虫子不喜欢的气味,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有些集结成块的耳屎堵塞耳道,尽量不要自己乱掏,而是要去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清理。

四、随意掏耳朵可能会导致这七种后果

  1、你会将各种细菌引入耳道内

  耳垢分成“干的”和“湿的”两种,东亚人包括中日韩人的耳垢绝大部分都是干的。

  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去干扰、去掏耳朵,反复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痒甚至皮肤破损感染等。若尖锐挖耳勺掏的过深可能损伤鼓膜,导致耳朵被感染。

  另外挖耳朵时常会引起或造成外耳道皮肤的机械性损伤,使细菌乘虚而入,这些都可能会引起感染,尤其是霉菌感染(看完才知道耳朵应该这样掏!)。

  2、棉絮残留在耳道,可能导致感染

  不太建议经常使用棉花棒来清除耳垢,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把耳垢推进耳道深处,推到了耳朵无法自动清理的地方。

  耳垢被困在深处的同时也让真菌,细菌以及病毒在外耳处堆积起来,让我们有可能感到疼痛并感染。如果把耳垢推到了更深处,导致耳膜破裂,那就不是疼能形容的了。

  此外,棉头可能脱落而卡在耳道内,所以棉签最好用于清洁外耳。

  3、耳朵有自我清洁功能

  耳垢自然排出来的原因有很多,就其动力来讲,主要来自于颞颌关节的运动。当人咀嚼、说话及张闭口(如打哈欠等)时,颞颌关节的运动带动外耳道壁,形成外耳道结构的特定蠕动样变形运动,从而将耳垢排出体外。

  所以当耳朵产生痒的感觉,并感觉到有堵塞的感觉时,可增加咬合动作,以帮助耳垢排出。不要用指甲、火柴杆等挖耳垢。因为指甲内常存有大量细菌,火柴杆表面也有许多不洁之物。

  4、没有耳垢的耳朵可能会“枯萎”

  耳垢是耳道内的分泌物,内含油脂与防菌的酵素,能保护耳道的皮肤。耳垢相当于身体的凡士林,它会滋润你的耳朵,如果耳朵过于干燥,就会变得干裂、“枯萎”。

  实际上耳垢的保湿效果很好,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曾用耳垢当做润唇膏(受不了啊)。

  5、耳垢过多会造成听力减弱

  外耳道耳垢填塞,是传导性弱听的常见原因。少至中量的耳垢不会减弱听力,但当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时,有可能造成传导性弱听和耳朵的不适。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耳垢特别多(尤其是油性耳垢)及外耳道皮肤新陈代谢较慢的人,耳垢排除能力比较差,有可能发生耳垢堆积在外耳道,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耳垢塞子”塞住外耳道,造成听力下降,并有耳塞和痕痒的感觉,甚至耳鸣。

  游泳或洗头之后,水浸入外耳道,耳垢因吸收水分而澎涨,完全堵塞耳道。患者可能突然觉得听力减弱,并有耳痛的感觉,待干爽后,才恢复正常。

  6、过度清理耳垢会影响听力

  当你把东西塞进耳朵,如棉签、耳机等,耳垢会形成一个“栓塞”。每年有800万美国人因为这个问题要进行洗耳。更严重的是,这还可能导致耳聋、耳鸣等可怕的问题。

  7、如果非要掏,有更安全的方式

  滴耳剂可以软化或清除多余的耳垢,通常,这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办法。

  滴耳剂指滴入耳道内的液体药物制剂,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为溶剂,对耳道起着清洁、消炎、收敛等作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健康男女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