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弯曲菌性肠炎 它的病因是什么

2016-11-21 17:3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弯曲菌性肠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病因
  本菌进入肠道后在含微量氧环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肠、回肠和结肠,侵袭肠黏膜,造成充血及出血性损伤。近来观察到有些菌株能产生类似霍乱肠毒素,引起肠腔内液体分泌增加。
  弯曲菌属细菌可引起人及动物腹泻。与人类有关的包括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亚种,以空肠弯曲菌致病最多。空肠弯曲菌菌体细长,呈弧形、螺旋形或逗点形,革兰阴性,在微氧环境42℃生长良好。
  临床表现
  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轻症腹泻为水样便,重症粪便带粘、血、脓,如细菌性痢疾,甚至有血样便。大便每日6~10次,量不多,重症可达20次。国外报道小儿空肠弯曲菌肠炎血便占60%~90%,国内报道占3%~10%,可能由于不同型别菌株致病的原因。病程中可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胆囊炎或败血症。

二、弯曲菌性肠炎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1.大便常规

  外观为黏液便或稀水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较多红细胞。直接涂片检查病菌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层粪便,并慢慢地加热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碱性品红液中10~20分钟,继之用水彻底漂洗。镜检涂片上显示细小、单个或成串,S形、C形或螺旋形两端尖的杆菌为阳性。
  2.细菌学检查
  可取患者大便,肠拭子、或发热患者的血液、穿刺液等为检材,用选择培养基,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分离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态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确诊。
  3.血清学检查
  取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做间接凝血试验,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即可确诊。
  诊断
  取新鲜粪便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关显微镜下观察到急速运动的弯曲菌可作出快速诊断。确诊有赖粪便进行培养。

三、弯曲菌性肠炎的治疗

  为快速诊断本病,可采集腹泻患者的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找弯曲菌,具体染色方法有以下两种:
  (1) 革兰氏染色法:取新鲜粪便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其敏感性40%,特异性99%。
  (2)1%碱性复红染色法:取新鲜粪便(也可取保留在培养基中24小时以内的粪便标本),涂一层于载玻片上,缓缓加热固定,然后浸于1%碱性溶液中1~2分钟,以蒸馏水漂洗,吸水纸吸干,于10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纤细的,如海鸥展翅形、s形、螺旋形或逗点形细菌者,为阳性。经5~10分钟镜检,未见此类细菌者为阴性。本法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8%。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粪便或血液的细菌培养,具体操作为:将标本接种于含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和三甲氧苄氨嘧啶的培养基上,置于5%氧气、10%二氧化碳、85%氮气环境中培养,然后从可疑菌落分离出培养,再根据生化反应及血清凝集试验作出鉴定。
  患者大多能自愈,但未经治疗者,20%可能复发。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和电解质失调,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如果病情较重,可给予抗菌治疗。
  鉴于病原菌大多对红霉素、四环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喹诺酮类( 如吡哌酸或氟哌酸)、氯林可霉素、氯霉素及痢特灵等敏感,故治疗时可先选红霉素(30mg /k g·d)或庆大霉素(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商品名为瑞贝克,一次2片,每日2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5天为1疗程,也可选用氟哌酸、吡哌酸等。
  由于5%~92%的菌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因而多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无效。

四、弯曲菌性肠炎的护理

  多吃水果: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注意饮食: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加强锻炼: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注意腹部保暖。
  饮食宜清淡: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炸、煎及肥肉类食物应少吃,并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
  量少多餐 因为慢性结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及时补水:慢性结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推荐阅读:唐山治疗肠炎的医院
  少吃糖类:排气、腹泻过多时,应少食糖及易产气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肠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蛋花样、水样便食或粘液脓血便[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消化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