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出口企业频收FDA警告信为哪般?

2016-09-25 17:29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24日讯 药企疲于应对中国食药监总局GMP“飞检”的同时,也频频接到美国FDA和欧盟等机构的关于GMP的警告信。

  9月20日,欧盟与WHO对海正药业下属台州工厂出具了“GMP不符合声明”。这是继去年9月10日,遭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其台州工厂发出原料药进口警告信后,海正药业在第二大成熟市场遭到警告。

  不止海正收到警告,同样位于台州外沙厂区的浙江海翔药业工厂也在一个多月前受到了FDA的警告信,原因也是不符合GMP要求,警告信称,在对台州工厂的原料药检查中发现实验室数据完整性方面的不足。

  不仅如此,2015-2016年度中国多家药企先后收到FDA的警告信,FDA警告了上海迪赛诺、浙江新昌药业、新乡拓新生化、河北玉星生物工程等药企。警告信显示,被警告药企大部分都存在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问题。涉事药企被要求整改,补充数据等“问询”或“惩罚”,河北玉星更是直接被拉入黑名单,资料显示,河北玉星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维生素12的厂商,但现在,FDA禁止其生产涉事产品进入美国。

  截至目前,2015-2016年,中国药企已经从欧盟收到了12封警告信,FDA则发出了21份出口禁令和15封警告信。其中,数据完整性、虫鼠控制、无菌控制是多数企业中招的三大原因,尤以数据完整性最多。

  尽管收到来自FDA不同程度的警告,但药企都声称FDA警告信事件对自身业绩的影响不大。如,海翔药业在今年一月第一次遭到警告时,海翔公告称其被禁止业务占比公司业务的为2.77%。在回应记者时,海翔药业称“仍在与FDA沟通“,这一模糊的回应,似乎并不能明确回答到它的产品底还能不能出口这一问题。

  而刚收到欧盟和WHO两大市场相关部门警告信的海正药业,业绩受冲击更大。2015年度公司在欧盟市场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为3.70%;销售毛利占公司毛利比例为5.86%。

  屡遭警告

  中国出口原料药的药企究竟为何频频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GMP警告信?以海正药业收到的欧盟警告信和海翔药业收到的FDA警告信两例中,似乎可窥其一二。

  欧盟称,他们的检查结果发现,海正药业台州工厂共有57项缺陷,其中包括3项关键缺陷,17项主要缺陷。这些问题包括工厂和设备使用的混乱,药品实际产地与报告产地不符,文件管理不良等。

  以海正药业台州工厂收到的警告信为案本,主要问题如下:

  关键缺陷1:未充分识别并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Fipronil原料药(供兽药)与Clorsulon和Praziquantel原料药是在同一车间并使用同一区域与设备被生产的。Fipronil被储存在同一个存放人用药和兽药的仓库。空调系统,排尘系统,和清洁验证并未适当的被实施。此外,有3种Penem的中间品存放在Y05仓库,且与其他的固体原料在同一取样间进行取样。

  关键缺陷2:三种Filronil的原料药中间品并不是在海正的厂区进行生产的,但在SMF和其他的文件中,却显示其是在海正的厂区进行生产的。

  关键缺陷3:存在不良的文件管理规范与物料管理措施,更精确的说,在用于其他目的仓库发现了未受控的文件,也在用于其他目的的仓库发现了未受控的包装材料,其上面还有批次号和到期日期等数据。

  FDA对海翔药业的检查结果也展示了工厂的几项关键缺陷,包括,

  1.未能维护进行的所有实验室检验产生的完整数据,以确保其符合既定质量标准。

  2.未能防止未经授权的登录访问或改变数据,未能提供足够的控制以防止对数据的篡改和删除。

  3.未能在活动发生的同时进行记录。

  4.在检查期间延误提供记录。

  而如果仔细查看欧盟检查摘要以及FDA警告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药企在应对检查时曾有过许多令人捧腹的行为。

  例如,在对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查期间,FDA调查员要求查看某批次原料药已完成的微生物QC工作表。实验室员工把调查员领出了实验室,领到另一个房间,这位员工说已完成的记录放在那个房间里。在化验室外面呆了约30分钟,仍未提供已完成的记录,FDA调查员重新进入到微生物实验室,发现一个微生物检验员正在填写该批号的QC工作表,是完成一半的。之后,该企业的一位实验室员工告诉FDA调查员说,“原始”已完成的QC工作表从来都没有存在,与之前所说的相反。

  甚至有中国生产商有化验员当着检查员的面抢了U盘就跑,检查员都追不上的情况。

  一系列检查细节似乎说明,涉事企业并非不了解生产、数据生成和记录的规范,否则不会在FDA和欧盟检查时,一再隐藏问题。

  警告信影响

  究竟这些“关键缺陷”意味着什么?为何这些缺陷会成为欧盟以及FDA警告的依据?首先要理解FDA、欧盟和WHO的相关条例。

  自2014年3月起,FDA推出了通过质量量度的数据分析来评判制造企业的质量体系的稳定、可靠,以此评价上市药品的安全、有效,分别向各国已通过其cGMP认证的企业发布了关于电子记录的警告信、检查报告等材料。数据完整性问题包括数据的初始声称、审核、修改、转换和迁移,以及保存的严格规范流程。

  从问题的严重性来看,数据的真实性存疑往往是最严重的。其次是数据的可靠性。一旦数据的真实性被怀疑,企业面临的惩罚会相当严重,而可靠性问题,则允许公司整改解决,与监管机构沟通交涉,再次通过检查后重新获得证书或从进口禁令中抹去企业名字。

  事实上,cGMP并不是一个高标准,而是药品行业生产所需要的最低合规标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京药捷安康生物科技董事长吴永谦博士告诉经济观察网,药品生产过程受监管部门cGMP科学规范,如果企业和生产中,未按GMP标准规范操作,所产生的产品的质量就不一定能保证质量。而监管部门不可能去取代和行使QC/QA的职能,对产品的每个批次去核查,而是从GMP这么系统性的东西入手,通过质量量度的数据分析来评判制造企业的质量体系的稳定、可靠,确保生产整个系统,流程规范。

  到目前为止,被警告最为严重的包括被FDA列入进口禁令的浙江海翔,海正药业台州工厂现有准许进入美国市场的29个原料药品种中,阿卡波糖等15个原料药品种暂时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现有欧盟有效GMP证书号也被撤回。另有河北玉星生物工程因为微生物污染和数据完整性问题,被FDA列入进口禁令。

  吴永谦告诉记者,“FDA有警告信,必须纠正后,与FDA沟通,方能放行。“如果能够顺利完成整改,就可能不入”黑名单“。例如前年被FDA发了进口禁令的九洲,在后期通过了再次检查,就可以从进口禁令中抹去自己的名字。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美国第二大原料药进口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在美国申报原料药。由于在这批遭遇禁令的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的原料药都供应如辉瑞、赛诺菲等知名药企,其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被禁药企本身。一位曾在药企做GMP审核的实验的人员称,如果原料药出口企业曾收到警告信不整改,或者问题比较严重,被列入黑名单,即使后期摆脱黑名单,其口碑也会受影响。除非手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原料药资源。

  另一大隐忧是,遭遇出口禁令的原料药是否还在国内销售,很多还不得而知。记者从采访得知,海翔药业位于台州的外沙厂区仍在进行一小部分的生产。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药界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