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18:22 来源:网友分享
米汤
原料:大米1勺 水1杯
制法:将米洗净后泡2小时,再入锅加水煮沸;文火煮至水减半时将火关掉;将煮好的米粥过滤只留米汤。
注:开始喂米汤也可以加在奶里喂,量要逐渐增加。
米糊
原料:营养米粉1勺 奶/水6勺
制法:先将奶/水加热至沸腾,倒入碗中略晾温;将营养米粉慢慢倒入,一边倒一边搅直至粘稠。在宝宝习惯了米糊的基础上,可以将菜泥加入米糊。
胡萝卜泥
原料:胡萝卜1/8根 水2勺
制法:将胡萝卜蒸/煮软后,剥皮;用勺或研磨器碾成细泥,再加水拌匀。
注:胡萝卜泥中可以加一点黄油,不光口感好,而且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吸收。
茄子泥
原料:嫩茄子1/2个
制法:将茄子切成1厘米的细条;把茄子条蒸10分钟蒸烂;将蒸烂的茄子用勺通过滤网挤成茄泥。
注:茄子一定选择嫩的,老茄子的籽,不易吞咽,还可能造成气管异物。
土豆泥
原料:土豆1/4个 水1勺
制法:将土豆蒸/煮软,剥皮;用勺碾成细泥后加水拌匀。
在对五个月宝宝辅食安排认识后,给五个月宝宝辅食选择上,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对这些食物吃的时候,宝宝每次都是不能过多进行,家长可以让宝宝少吃多餐,这样对宝宝身体发育有很好帮助。
一、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二、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相信并不只是一个妈妈有这样的疑惑,五个月的宝宝的发育程度到底能不能承受坐这个“高难度”动作呢?以前说的老话是不是还适合现在营养极度丰富的宝宝呢?下面就简单的根据一些育儿专家的意见来说一说五个月的宝宝能不能坐。
五个月的宝宝如果营养好的话,钙吸收好,骨质发育的硬就能坐,对身体没有影响,所谓的三翻六坐七爬针对的是以前孩子的说法,现在营养好,孩子相对发育早,所以可以适当提前一点,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发育状况。
宝宝出生后4个月,在成人扶持下可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婴儿于生后5个月,除了继续加强巩固训练外,还可将孩子扶至坐姿,用细绳将能够发出悦耳响声的玩具或色彩鲜艳的彩球,挂在孩子前上方逗引孩子,让其主动抬头、挺胸、支腰看或抓玩具。每次练习反复进行4-6次。孩子能够只身独坐后,大人应将玩具在孩子的左右侧或前后方摆动,逗引孩子扭身抓碰玩具。玩具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孩子扭身用手能够碰到为宜。每次练习2-3分钟。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孩子便可独坐自如,但也不宜坐得太久。
综合上面的一些看法,五个月的宝宝,发育的好的话是可以坐的,但是如果身体不是足够硬朗并不建议强行教宝宝坐。而且,宝宝也不适合久坐。知道这些常识之后,妈妈们就可以有计划的训练宝宝练习坐了,也不用担心累到宝宝了。
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觉,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患佝偻病的婴儿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