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秋季腹泻的原因 怎样治疗婴儿秋季腹泻

2017-03-31 17:26 来源:网友分享

一、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一般有以下五种:

  1.生理性腹泻: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2.饮食不当:由饮食不当导致的腹泻无季节性,是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养不当造成的。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而造成腹泻。婴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喂养,或过早进食大量淀粉类和脂肪类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换食物种类,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3.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儿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负担,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这种腹泻有明显的气候因素,所以天凉时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到户外活动要更加注意。天热时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同时要有必要的降温措施。如果出现这种腹泻,只要在饮食上稍加调理即可痊愈。

  4.细菌性肠炎或痢疾: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为发病很急,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病儿不但没有腹泻,有时还可便秘。此时的发热症状和脑膜炎、败血症很难区别。1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大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

  5.病毒性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18个月龄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同时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患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 小儿腹泻的治疗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重点就是给孩子补充液体,即水和电解质。补充液体的方法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它服用起来很方便,价格也不贵,在普通药房都能买到。2岁以下孩子每腹泻一次,服口服补液盐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汤加盐溶液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双歧、妈咪爱等。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可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适当补充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等。中医推拿按摩及中药治疗小儿腹泻也有良好的疗效。要特别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尽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腹泻迁延不愈。如果孩子腹泻3天仍不见好转,或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明显口渴、粪便带血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患儿生命,或者导致病情迁延,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二、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护理

  1.注意卫生清洁食品应新鲜、清洁,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保持饮用水洁净,孩子及其看护人都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坚持母乳喂养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

  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4.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孩子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

  5.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只要孩子不出现频繁呕吐,应鼓励孩子多进食,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奶类、米汤、粥。

  6.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可适当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淡盐水、米汤、稀藕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12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恢复饮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三、怎样判断宝宝得了腹泻?宝宝腹泻的常见误区

  一、怎样判断宝宝得了腹泻?

  1、排便次数。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比如原来正常的排便习惯是每天大便1-2次,为黄色条状,变为每天4-6次,甚至10次以上。

  2、大便性状。表现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样便或者脓血便,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温馨提示:宝宝添加辅食后,大便会变得比以前硬,臭味加重,质地也会随着吃的东西而有所变化,比如,初加蔬菜时,常常有绿色菜叶、黄色玉米粒、红色番茄皮等没有完全消化的成分随宝宝大便排出。

  这是新增加辅食时的常见现象,爸爸妈妈可以多观察几天,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继续添加,等到宝宝肠道适应后大便就会逐渐恢复正常颜色。

  二、宝宝腹泻的常见误区

  1、宝宝大便偏稀、次数多就是腹泻?

  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偏稀,次数相对多,但不一定是腹泻。“变稀”和“增多”才是腹泻的特点,判断腹泻并不是依据每天排便的次数和性状,而是依据排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的改变状况。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每天排便6-12次,也可能每3-4天才排便一次。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睡,体重增长正常,就属于正常情况。

  因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低聚糖,具有“轻泻”的作用,再加上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中以双歧杆菌占优势,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大部分都大便偏稀,次数偏多。

  但这绝不是母乳喂养的缺点,母乳不仅可以保证宝宝肠道健康发育,还可以保证宝宝免疫系统成熟。随着宝宝消化功能的发育,多在添加辅食后会自然好转,并不是患了腹泻。

  2、生吃苹果止泻

  其实,苹果生治便秘,熟治腹泻。如果宝宝拉肚子了还吃生苹果,那就适得其反了。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膳食纤维等特殊物质。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在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而在果皮中含量更丰富;果胶含在果肉内,在近皮处丰富,没加热的生果胶有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的作用,煮过的果胶却摇身一变,具有收敛、止泻的效果。

  因此,宝宝腹泻建议不要吃生苹果,而是吃煮熟的苹果,最好连皮一起吃,效果会更好些。

四、如何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多是食源性因素。比如消化不良,会表现为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颗粒,不伴发烧,偶尔可能会有呕吐。

  过敏性腹泻,一般在吃了某种食物几个小时或1-2天内出现,会有反复,与吃的食物明显相关。气候原因,一般与变天、换环境有关。这种腹泻,一般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就可以纠正。

  细菌、病毒等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一般会先有发烧,而且前期多有呕吐的表现。发烧、呕吐之后,第一次排便不一定是腹泻,但紧接着就会出现腹泻。细菌感染性的腹泻,大便中常常会看到黏液,甚至会有脓血样物质,每次的排便量不多。

  病毒感染性的腹泻,多为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而且容易出现脱水(所以一定要注意少量多次补液!)。

  腹泻什么情况要看医生?

  1、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腹泻时,如果精神状态正常,没有明显的呕吐,爸爸妈妈可以先不着急带小孩去医院,但是建议将宝宝新鲜的大便标本,放在干净的盒子或者保鲜袋里,去离家最近的医院化验(排除痢疾)。

  不建议去特别多人排队的医院,因为大便的化验最好是在半小时左右,不超过1小时就出结果,这样大便的检查结果才比较准确,如果超过1个小时参考价值就不大了。

  2、病情严重,比如高烧、精神状况差、呕吐严重等;或者腹泻导致宝宝出现了脱水的症状,例如宝宝已经连续4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较干燥,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这些都是脱水的早期表现。遇到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