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1 06:55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肠痉挛的病因
1、胃肠道因素:
①肠道气体产生过多:肠道气体有四大来源:吞下的气体;中和胃酸产生;从血中弥散而来;细菌发酵产生;
②肠道动力增高;
③胃肠道激素;
④饮食因素: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⑤其他因素。
2、非胃肠道因素。
二、肠痉挛的症状
①在小婴儿,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②婴幼儿不能自己述说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程度不等,重者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③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一般可以自己表诉腹痛,腹痛部位以中腹部或脐周最多,因便秘诱发的肠痉挛往往表现为左下腹痛,但也有时腹痛难以定位。腹痛一般也为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④大龄儿的腹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全身情况均较好。单纯肠痉挛在发作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常可自愈。
1、虚寒型的推拿方法
①手法:推法,摩按,揉法,掐法。
②取穴及部位: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腹阴阳穴、脐部及其周围的腹部、脾土穴、足三里穴。
③操作方法及要求:
⑴分推腕阴阳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⑵推三关穴,次数应为推六腑穴次数的3倍以上。如果推六腑穴为50次,那么推三关穴至少应为200次,具体的推三关的次数应根据患儿虚寒的程度而定。
⑶推六腑穴,其次数应与推三关穴的次数相适应。
⑷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的下方,同时分推至腋中线二百下。
⑸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腹部先用掌摩法进行治疗,持续数分钟,使之有温热的感觉。
⑹在医者摩揉患儿腹部的过程中,有的患儿会频频矢气;月龄或年龄较小的患儿,在医者摩揉其腹部时,有的可能会排出大便;在患儿矢气或排便后,其症状会显著减轻。
2、抚慰孩子
给孩子以抚慰,摇动孩子,减低环境噪音,用热水袋捂婴儿腹部;对家长给予支持和关心。
3、改变饮食
①孩子肠痉挛是吃出来的,所以母乳喂养的母亲不要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
②人工喂养儿给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显改善婴儿肠痉挛。
1、中和胃酸药类
主要有乐得胃、丽珠得乐和迪乐三种,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和胃酸过多的病人。
2、抑制胃酸药类
①以H2受体阻断剂为主,目前常用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泰胃美、西米替丁。这些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良性胃溃疡、返流性食道炎、上消化道出血。
②此类药物有严重肾病者和孕妇最好不用。在与抗酸药物合用时,服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一般于饭前或饭后立即服用,睡前要加服一次。
3、粘膜保护类
主要有胃必治。主要治疗溃疡病、胃酸过多、胃炎、神经性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等。此外,还可调节胃肠胀气,改善大便秘结,增进食欲和改善消化功能。
4、胃动力药类
主要有吗丁啉、胃服安、莫沙比利。可增加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
一、小儿肠痉挛的预防
1、由于部分孩子的腹痛可能与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孩子可以试着暂时停止喝牛奶并改用豆浆或其他代乳品进行观察。
2、严防孩子暴饮暴食,而且不得进食大量冷食。
3、注意婴儿的喂奶量不可过多,奶中加糖量也不宜过多。
4、必须注意腹部局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二、小儿肠痉挛的处理
1、如果孩子的腹痛只是偶尔发生或发生次数并不频繁,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如孩子患的是所谓的“肠痉挛症”,也就是说,腹痛的症状可连续几天,或一天之内要痛几次,甚至因腹痛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时就需要给孩子服用解痉药及抗过敏的药物,如颠茄及非那更等。同时还可采取一些临时止痛措施,包括腹部的局部保暖,应用暖水袋,按摩或针灸等方法。经过以上的处理,肠痉挛一般可在3天左右逐渐缓解。
2、有些孩子通过药物治疗及家长的细心照料,腹痛虽然可以缓解,但仍是反复发作。每次到医院看病几乎都诊断为“肠痉挛”。这时就应作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如胃电图、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等,以排除腹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各项检查都是正常时,就可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肠痉挛症”。临床经验表明,这种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腹痛往往可以自然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