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20:19 来源:网友分享
①分娩时,如果孕妈妈出现异常分娩或临产感染,应隔离观察新生儿,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
②新生儿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宝宝用品应经常消毒处理,尤其是哺乳用具。衣被、尿布要柔软、干净,经常清洗、暴晒。
③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衣被适度,室温不宜过高。
④新生儿抵抗力低,家人中若有患感冒的,宝宝就有可能被传染,进而发展为肺炎。所以家人要积极预防感冒。
⑤勿让宝宝与发热、咳嗽、流涕等患者接触。妈妈若有呼吸道感染,喂奶时必须戴口罩,若病情严重,应暂时改为人工喂养。
⑥家人不要经常亲吻宝宝,以免传入病菌。
⑦采用正确的喂养方法,避免宝宝呛奶。
家人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精神不佳、呼吸困难、拒奶、吐奶或呛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宝宝患了肺炎,不要慌张,此病虽然发病率高,但若及时到医院就诊,得到合理治疗和护理,治愈率较高。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有肺炎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同时还应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①严密观察:严密观察宝的病情,注意心率、呼吸、面色和口吐白沫等,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必须马上通知医生,进行急救。
②良好的环境:室内环境应保持清新、安静,使宝宝得到更好的休息,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房间要经常通风、打扫。打扫房间时要用湿抹布或拖布,防止尘土飞扬。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8℃~20℃,湿度为55%~65%,如果室内太干燥,可放一个加湿器。
③注意降温或保暖:发热的宝宝应进行降温,体温不升的宝宝应注意保暖,必要时置于保温箱内。
④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应为宝宝补充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分,使其身体机能更稳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宝宝吸奶困难,可以采用滴管或小勺,一滴滴地喂宝宝喝奶。
⑤多翻身:经常给宝宝翻身,这样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
⑥轻拍背部:抱起宝宝,让其趴在妈妈的肩上,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轻轻拍打宝宝背部,可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促进肺循环,使宝宝呼吸畅通。
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为宝宝清除鼻内的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⑧及时抢救:由于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因此病情容易反复,当家长发现宝宝呼吸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发绀、口唇四周发青时,说明宝宝已缺氧,此为病情加重的表现,必须及时供氧抢救。
1.心力衰竭:发病时小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和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下肢浮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利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
2.呼吸衰竭: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早期加快。重时减慢。有呻吟呼吸和呼吸节律改变。重危时心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3.脓气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易发生脓气胸。此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再度上升。咳嗽频繁。呼吸急促。不能干卧。一侧胸廓饱满。
4.缺氧性脑病:肺炎呼吸困难缺氧重时。小儿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继之昏迷惊厥。脑病发病较急。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往往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相互影响。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病死率高。
5.中毒性休克:体温骤升达40~41℃或骤降。寒战。面色灰白。烦躁或昏迷。多汗。皮肤呈大理石花样改变。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改变。症状凶险。
6.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便秘和肛管不排气(不放屁)。腹胀压迫心脏和肺脏。使呼吸困难更严重。此时。面包苍白发灰。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粪便样物。x线检查发现肠管扩张。壁变薄膈肌上升。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
1.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
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室温最好维持在18-22℃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此外,要保持居室内安静,以免影响患儿休息,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
2.注意饮食营养和补充水分
患儿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对于呛奶的患儿,可在奶中加入婴儿米粉,使奶变稠,以避免呛奶。肺炎患儿呼吸次数增多,再加上发热,体内水分的消耗较大,故应给患儿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患儿的皮肤、口腔护理
及时给患儿更换潮湿衣服,并用热手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都有好处。对于痰多的患儿,家长可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其背部,以助痰液排出。对卧床不起的患儿应使其体位经常变动,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排出,有助于患儿康复。
4.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腔分泌物,并帮助患儿将痰咳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且要防止粘稠痰液堵塞及奶汁、药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5.按时服药、打针
按医嘱服用退烧药,服药后要给患儿多喝水,以助出汗退热。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降温,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发烧患儿,可用温水擦浴,或服用具有清热作用的中成药。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