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3:26 来源:网友分享
发烧在医学上的解释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烧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增强等。所以发烧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
当然发烧的确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比如心跳加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体会,这是因为细胞代谢增加,导致耗氧量升高,心脏速率提升。还有,发高烧对神经系统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都是暂时性的,单纯的发烧并不会对人体带来实质性的损害。
引起发烧的疾病本身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比如因为脑炎、乙脑等疾病发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确可能会损伤脑部。
外界温度高
这两天气温都很高,白天最高温基本都达到35°C,室内朝南的的房间如果不开空调最高温也不会低于这个温度了。当外界温度高,发热时通过皮肤向外界物理对流散热就减少了,失去一个利于体温下降的途经。
喝水不够
服退烧药后退烧慢最常见的原因是喝水不够。
孩子发热时体内代谢旺盛,大量水分消耗,同时由于喉咙痛或烦躁,孩子不愿喝水,导致水分摄入不足,两者综合致孩子体内水分减少,而退热药退热,需体内水分参与,如体内水分不足,即使服用药物,也会造成体温不降或降温缓慢。所以如想在服用退热药后让孩子体温理想下降,应保证让孩子喝水足够多,特别是夜间发热,孩子正在睡觉,很难配合喝水,这时需要家长强迫孩子喝水。
穿得多盖得多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发热怕冷,或觉得应该多穿点让孩子发汗,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与成人不同,汗腺发育不足,靠体表散热是孩子散热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如在发热时给孩子捂着,不利于体温下降。这么热的天,穿一件背心短裤就可以了。
退烧药量不够
临床发现,有些家长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时总是选择说明书里最少的剂量。选择退烧药的剂量或遵医嘱,或按说明书中体重对应的剂量,尤其体重偏重的孩子不要按照年龄对应的量。如降温效果不理想,在剂量的选择中可选择体重对应最高的剂量。
开空调
天气这么热, 房间内温度这么高,仍然有人坚持不开空调,尤其孩子生病发烧,能开空调的也不开了,怕孩子着凉。上面讲到,外界温度低一些是有利于孩子降温的。气温暂控制不了,室温还是可以控制的吧。
狂喝水
生病时让孩子喝水孩子有一些难度的。孩子情绪差、嗓子疼,肚子疼,常常不能配合喝水。此时需要家长的智慧,也不要拘泥于喝白水,只要孩子爱喝,什么载体都是可以的,先解决主要矛盾。
少穿衣
现在天热,孩子已经传的很少了,不因为发热多穿就可以了。
退热剂足量
退热不理想,退烧药可以按计量里的最大量使用。如孩子服用一种退热剂,但不到下一次可以服药的时间体温又明显升高,可以考虑服用另一类退热剂。比如服用美林后6-8小时才可以再次服用,但如果5小时就又发热超过38.5°了,可服用泰诺退烧。这就是所谓的两种退热剂可交替使用。
物理降温
如服用退热剂1小时体温仍然没有下降,可考虑配合物理降温的办法,洗澡温水浴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就医
如果上述措施都采纳了,大部分发烧时可以退的。如果该做的都做了,但孩子还是不退烧,并且精神不好,建议就诊。
1、忌多吃鸡蛋:
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以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的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会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2、忌多喝茶:
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也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3、忌多喝冷饮:
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4、忌多食蜂蜜:
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5、忌多食辛辣:
由于感冒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6、忌强迫进食:
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