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3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宝宝脚肿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家长需要找到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解决。如果原因不明的话,需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排除外伤、蚊虫叮咬等因素,如果宝宝长期出现脚肿要考虑营养不良、肾功能不良、脚部活动过多过少、水分摄入过多等原因,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另外,过敏也可有该症状表现。
如果发生在新生儿身上,一般为正常现象,因为新生儿的体液占体重的80%左右,而胎龄愈小体液所占比例愈高,如果是早产儿的话会有一定程度的水肿。
如果是外伤所导致的脚肿,需要及时清理创口、进行包扎,以免伤口感染。
如果是蚊虫叮咬所导致的脚肿,千万不要抓挠,可以涂抹一些止痒的药水,帮助缓解症状。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发生脚肿症状后,要及时查找过敏源,并尽量避免再接触,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由于宝宝进食少,优质蛋白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后脚肿,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加以调理,保证营养的均衡、饮食的合理。
肾脏疾病引起脚肿需要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专家观点: 宝宝出现脚肿,如果排除了外伤和蚊虫叮咬等因素以后,需要引起高度地重视,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在对宝宝脚肿了怎么办认识后,改善宝宝脚肿了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不过在缓解宝宝脚肿了的时候,对药物使用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随意的选择药物,对宝宝身体会产生影响,这点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好几个月,所以腿和脚的骨头都是呈弯曲状态,至少在出生后好几个月双腿脚才会变直,并且能够自由踢腿。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宝早点把腿脚变直,只要不让他用胎儿的姿势睡觉,双脚交叉蜷缩在一起就可以了。不过有的宝宝很固执地用胎儿姿势睡觉,这个时候你可以把他的睡裤的两个裤脚缝在一起,这样他就不会再用向内蜷缩的姿势睡觉了。
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
虽然宝宝腿脚弯曲很正常,但是有些情况下就要去看医生进行治疗。假如你的宝宝的前脚掌向内弯,而且你看到或感觉到具有以下这些特征,那么就要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治疗:
1、与后脚掌相比,宝宝前脚掌弯曲得厉害。
2、轻轻的按压没法使腿伸直。
3、脚底有一条很深的折痕,前脚掌从这里开始向内弯曲。
如果宝宝的脚出生时具有以上这些特征,且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都没有自动矫正的迹象,最好带上宝宝去整形外科看医生,做一个系列性石膏矫正法就可以。医生会让宝宝穿上像白色小靴子一样的石膏,每两周换一次,持续两三个月时间。之后,医生会让宝宝在几个月内穿一种特殊的鞋子,让宝宝的脚保持伸直状态,直到弯曲的腿恢复正常。
什么情况不需要看医生
抬起宝宝的双脚,看他的脚掌。脚前掌稍微有一点弯曲是正常的。家长可以一只手轻轻将宝宝的前脚掌扳直,如果宝宝的脚能轻易地用手扳直,那么这种弯曲就是正常的,一般在几个月后宝宝会自动矫正这种弯曲。当然妈妈也可以经常在换尿布的时候用手帮宝宝做扳直的运动,这样可以快点让小脚丫变直!
1、足外翻
在婴幼儿骨骼发育问题中,足外翻相当常见。根据统计,每千名婴幼儿之中有1-2人一出生就有足外翻问题。足外翻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生儿的脚板整个儿不正常地紧贴着小腿,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子宫时,足部受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跟骨背屈及外翻。这通常是脚的姿势问题,而不是骨头排列的问题,出生后挤压感消失后会自然痊愈。一般出生后2-3个月内会自然改善,如果没有明显改善就得尽早送医治疗。
温馨提示:爸妈如果发现宝宝有足部外翻的问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拉筋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的脚板尽早恢复正常。经过按摩后,90%的宝宝都能够自然痊愈。
2、屈趾
出生后脚趾有不正常的弯曲现象(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的第3或第4根脚趾上,有弯曲和内转的现象),绝大部分不会对足部造成影响,在成长过程中也会自然改善。若有一个趾头跨上另一个趾头的现象(通常发生在第5根脚趾),则容易影响穿鞋,必须注意是否会造成宝宝穿鞋时的摩擦不适。此外,轻微的脚趾弯曲情况不会恶化,也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温馨提示:为了避免日后穿鞋时有脚趾被摩擦的问题,建议妈妈可用柔软的小绳子将弯曲的脚趾固定在邻近的脚趾旁边加以纠正。此外,妈妈也可以通过按摩帮助宝宝的脚趾早日恢复正常。
3、大拇趾内旋
这是一种动态的异常,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肌肉韧带过分活跃和紧绷,造成了大拇趾偏离另外四趾。如果妈妈经常给予适当的按摩,随着宝宝的长大就会自然痊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进行纠正后的患者,在长大后仍有很大的几率会有大拇脚趾外翻的情况,可能在穿鞋时会有不适感,不过并不会对走路造成影响。
4、跖骨内旋
这是一种常见的骨骼异常问题,主要因为胎儿足部在子宫内受到挤压,造成前足位置内旋。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轻微及良性的骨骼异常问题,可以自然恢复正常,不必刻意治疗。但这类疾病有2%合并髋臼发育不良,出现这种情况不可掉以轻心。
温馨提示:在婴幼儿时期,妈妈可通过按摩来帮助拉松脚筋。与跖骨内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骨内旋的患者症状较轻微,跖骨的弹性较佳,自然改善的机会较大。不过,情况比较严重者长大后仍要通过手术纠正。
相较于其他婴幼儿骨骼问题,足外翻、屈趾、大脚趾内旋都算是良性的足部问题,不需要特别治疗也能够自然改善,只是改善的程度会受到个人体质影响而有差异性。至于形成原因,部分与家族史有关。此外,即使在孕期产检中通过超声波检查出来,通常也无法做积极治疗,以免对母亲及胎儿造成影响。
赤足走路增进健康的奥秘:
一是让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受地面摩擦的刺激,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
二来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再者对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促进智力发育,也大有裨益。
培养幼儿赤足走路,路面宜平坦,干净,要防止跌伤或足底被异物戳伤,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洗干净脚掌。当前正值夏季,是孩子赤足走路的好季节。
小脚丫的健康方案
0—1岁方案
特点:这个时候的宝宝,小脚长得飞快。宝宝的日常活动以爬行为主,站立时多为内八字。
锻炼地点:床上
让宝宝在床上光着脚学爬、学站,这样可以锻炼脚上的肌肉,增加脚趾抓攀的能力,有助于学步。
特点:1—3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学走路和跑跳,脚掌脂肪层比较厚,没有足弓。
锻炼地点:室内地板、室外草地、沙地
1、捡圆环:将各色塑料环套在小棍上,转动小棍将圆环甩出去,让宝宝光脚追赶在地上滚动的圆环,捡回来再套在小棍上扔出去,反复做。
2、踢球法:选用较大的塑料皮球,让宝宝光着脚边踢边跟着向前走。
3、脚趾抓物:训练宝宝用脚趾抓东西,一开始可以用体积较大的塑料玩具,等宝宝动作熟练后,可慢慢地减小物品体积。
训练小贴士
A、宝宝在室外赤脚走路时,家长要当心宝宝的脚被锐利物刺伤。
B、赤足行走后要及时洗干净小脚丫。
C、夏天在室外光脚行走要防止足部灼伤,最好在室内行走赤足训练。
当然,培养幼儿赤足走路,路面宜平坦、干净,谨防足底被小钉、沙砾、碎玻璃所伤及跌伤。隆冬防冻疮,暑天防灼烫。此外,赤足走路一段时间后,宜及时洗净脚掌。至于在有钩虫病流行的农村,因泥土易受粪便中的钩虫蚴污染,赤足外出不宜提倡,但是在自家干净的庭院中赤足步行仍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