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3 06:27 来源:网友分享
宁波120院前急救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4年来市急救中心新招的医生六成跳槽,急救护士只有寥寥数名;农村地区的急救服务半径过长,现有站点面积太小,只够停放1辆急救车。“少人缺地”成为宁波市急救体系建设的两大瓶颈。
急救医生“难招难留”
这些年,宁波市急救中心一直编缺。“每年都想方设法招人,可总招不满。4年里新招的急救医生流失率高达60%:考研走了2个,8人考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工作,甚至有本科毕业生放弃编制到大医院做编外医生。”急救中心主任陈长水无奈地说,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市级医院的摊位前人头攒动,急救中心的摊位则少人问津。由于中心人手紧,市中医院和第一医院这两个急救点只得实行12小时运作。
陈长水说,按规定,每辆急救车需配备医生、护士和担架员各1名。“气管插管、引流、输液等治疗措施,原本需护士配合完成,因实在缺人手,现在只好由医生独自操作。”
急救医生“难招难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业务成长空间受限,没有独立的院前急救职称系列。院前急救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为主,远不及医院临床技术“高精尖”。另外,急救医生很难获悉采取的应急措施对病人愈后的影响有多大,无法将日常积累有效转化为实践经验。而评职称要“靠”到院内急救系列去,晋级难上加难。其二,承受风险大,工作环境差。每天“独立作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各种复杂场所,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短时间内完成急救任务,心理压力大,体力消耗也大。其三,待遇不高。急救医生在3家市级公共卫生单位中,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基数最低,比起大医院的医生则收入更低。
农村急救网络有待扩面
院前急救网络城乡分布不均。老三区拥有8个急救点,平均反应时间9.86分钟,从报警到出车、送至医院一般在50分钟内完成。而奉化、宁海各只有1个急救点,象山、余姚各只有2个急救点。
采访中,急救中心一位管理人员说,其实农村的急救需求很大。她说,5年前老三区和鄞州区的院前急救都归市急救中心管,2007年出车2万多趟。后来,鄞州区设立了明州医院急救点,随即筹备急救分中心,一年后独立运行。去年,老三区出车2.38万趟,而鄞州分中心5个急救点共出车1.5万趟。
鄞州的案例充分说明,院前急救供给有多大,就有多大的社会需求被释放。在广大农村地区,院前急救网络急需扩面提速。
而在城区,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汽车保有量增加造成道路拥堵,中心城区的急救站点布局面临新一轮调整。
另外,现有的急救站点面积偏小,勉强能停1辆急救车,工作人员缺少办公和休息场所。按卫生部文件要求,每个急救点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拥有两个停车位。宁波市80%的急救点没有达到这一标准。
“少人缺地”如何破解?
记者从宁波市卫生局获悉,宁波在即将出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单列了一条:每位医学生完成在各医院的3年轮转后,晋升主治医师前的2年里,抽出3个月半到市急救中心轮岗。其中,半个月上岗前培训,3个月独立当班急救。若每批有50人轮转,急救网络能正常运作。
业内人士建议,提高急救医生待遇,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到大医院进修,打通职业晋升通道,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医学生加盟“生命热线”。
卫生部提出每5-8公里设立一个急救点。为此我市于前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文件,各县(市)区应重在落实。上海通过适当补助把急救点建设纳入医院的改扩建工程中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