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9 11:28 来源:网友分享
一、电吹风治冻疮寒冷天气,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拂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按摩法,就是搓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有不错的效果。另外,经常搓搓手,跺跺脚也是不错的方法。
二、羊肉、生姜最暖身天降大雪,大家最关心的是:吃什么可以暖身?这个时候是冬季进补的最好时机,而羊肉、鹿肉都是非常好的驱寒食物。另外,寒冷季节可以适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如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适当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三、腿抽筋多喝牛奶、骨头汤冬天,很多老人尤其会觉得腿抽筋得厉害。寒潮来袭更要多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因为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而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而牛奶、骨头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一个部位是腹部
特别是有胃病史和结肠炎的人更要注意。一般来说,上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导致腹绞痛和腹泻;而下腹部受凉则对女性的危害更大些,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特别是在经期,腹部更要时时保暖,提醒爱美的女性该适时收起露脐装;
第二个部位是脚部
俗话说,“脚冷冷全身”,爱穿超短裙和拖鞋的女性要小心了,脚部若受冻,身体抵抗力易下降,病邪便“有机可乘”;另外,刘教授特别指出,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应点,若受冻,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足底在内的双脚更要时时保暖;
第三个部位是肩膀
眼下入夜气温降得快,睡觉时不盖肩膀肩关节也会“很受伤”。提醒患有肩周炎的人更要高度警惕,而喜欢穿吊带衣裙的贪靓一族也要适可而止了,毕竟,保护肩和背的健康跟美丽一样重要。
小编碎碎念:女性需要做好冬季养生措施,所以小编在上面介绍的这三个部分,就是你在冬季养生时需要注意做好防冻工作的部位哦,希望大家注意。尤其是常见的冻伤,这个问题也是冬季常见的健康隐患。因此,冬季养生,需注意防冻。
1.增加御寒食物的摄入
在寒冷的冬季,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而且有些人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因此,在冬季要适当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以起到温养全身组织、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防寒能力、维持机体组织功能活动、抗拒外邪、减少疾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在冬季应吃性温热御寒并补益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2.增加产热食物的摄入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每天为适应外界寒冷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的摄入量。产热营养素主要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因而要多吃富含这三大营养素的食物,尤其是要相对增加脂肪的摄入量,如在吃荤菜时注重肥肉的摄入量,在炒菜时多放些烹调油等。
3.补充必要的蛋氨酸
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的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1.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原因: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原因: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3.防“点”病
提高抵抗力防病
原因: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次,无论是室内、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再次,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适应温差的变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细菌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