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招村医只要初中文化水平

2016-10-22 10:40 来源:网友分享

  最近,内蒙古招村医只要初中文化水平,这让很多专业人士感到不可思议。

  近日媒体披露,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村医培训规划,明确规定入学的学历条件为“初中及以上”,此举在业内外引发巨大争议。愤怒者称:把医学教育门槛降低到这个水平,是迄今对医生这个职业最严重的侮辱。理解者称:边远地区农牧民的健康需要医生,那里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留得住的医生,用初中生未为不可。

  笔者曾在多地农村调研,亲眼目睹当前农村村医老化、后继无人的现状。由于收入低、环境差、工作累、风险大等原因,不少符合条件的年轻村医不肯留下;一些地方的卫生主管部门不敢启动村医“到龄退出”机制,导致一些年逾七旬的老村医仍在发挥余热。

  村医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缺少医学毕业生。笔者曾工作过的一所医学高校,在校生规模从十几年前的2000人左右,增加到如今的1.3万人。全国的医学高校情况也都差不多。但是,统计数据表明,医学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在医学岗位的比例低于50%。再有,城市医院新建、扩建产生的“吸金效应”,成了优秀医生从基层快速流向城市的“黑洞”。一名朋友对笔者说,他老家的乡镇卫生院几名骨干医生调到上级医院去了,乡镇卫生院眼看维持不下去,只好再向村卫生室招录人员。这就形成了近年来卫生人才流动的“三风”:一是“孔雀东南飞”向国外、沿海转移,二是“进城闹革命”向中心城市转移,三是“层层攀高枝”向上级医院转移。从这个角度说,内蒙古出台的新政确实是“事出有因”。

  笔者向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农村卫生”请教,如何看待初中生学医之事?老人当即回答“不能降低门槛”。他认为,50年前赤脚医生在我国农村兴起,也是初中生学几年就能行医了,但那是“国家贫穷落后、群众健康需要”的历史产物。如今经过50年的建设,国力强了,再降低村医门槛就说不过去了。政府应该在政策设计、待遇引导、环境塑造等方面,为村医在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工作创造条件。

  笔者以为,内蒙古地广人稀,行政区域地理跨度大,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偏低,为解决当下的问题出台“初中生学医”政策,可能是无奈之举。但业内外对此提出的反对意见,也给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敲响了警钟:必须迅速出台政策改变这种现象。

  村医干的绝大多数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具备公共产品的属性,理应由财政提供较为充分的补偿,在保障政策上也要有更加完善的设计。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责任,为村医保证工作经费,提高收入水平,降低行医风险,改变执业环境。笔者在安徽一家有3名村医的村卫生室采访时,村医说自己每月收入能达到3500元左右,认为有这个收入水平,就能安心工作了。事实上,政府应该更多发力,在提高政府补偿水平的基础上,加快乡村一体化,推行标准处方等医改进程,让大多数村医安心,对后来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这一职业有良好的预期,才能改变初中生当村医的尴尬局面。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院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