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9 10:52 来源:网友分享
发病率仅次于骨软骨瘤,多在儿童发病,男性较多。生长慢,症状较轻。无恶变趋向。
多发生在颅骨,颜面骨及下颌骨偶有发生,分致密骨瘤及松质骨瘤两类。
致密骨瘤发生在颅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发生在颅内板者,肿瘤如突入,可引起颅内压近,引起晕眩、头痛、甚至癫痫。
骨松质瘤则常发生于长骨端骨干与骨骺交界处的软骨部,随管状骨长度的增长,骨瘤亦有变化,呈不同形状。
一般全身骨骼发育成熟后,即停止生长。但在发育过程中,如骨瘤引起骨骼受压迫,仍可引致畸形生长。
骨瘤偶可发生在软组织中,但多认为这是一种错构瘤,而非真性骨瘤。
骨瘤为骨组织肿瘤中最良性者,很少有恶性变化。患者多为少年和青年。颅骨和上、下颌旨为其好发部位。生长慢、症状少。当其突人颅腔、眼眶、鼻腔和鼻寞内,可引起压迫症状。当其向颅骨表面发展时,可造成外貌畸形。全身骨骺融合后,肿瘤即自行停止生长。故除对已引起较严重的压迫症状或过分畸形须予以手术切除者外,不必考虑治疗;但应继续观察,因骨瘤偶尔可有恶性变。治疗时应手术切除肿瘤,并包括肿瘤周围少许正常骨质。否则,肿瘤可以复发,甚至发生恶性变。
(一) 发生于鼻副窦的骨瘤 多见于额及筛窦,常呈分叶状,可有蒂,边缘整齐,密度均匀一致,长大可占满鼻窦腔,甚至顶起窦壁,引起额面畸形。一般诊断不困难。
(二) 发生于颅骨者 应与脑膜瘤、额骨内板增生症和纤维异样增殖症鉴别。
1、 脑膜瘤 生长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现骨样改变。瘤基底宽,并可有颅板溶骨改变。肿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沟影增宽增多。眼眶筛部骨瘤有时与嗅沟的脑膜瘤不易区分。
2、额骨内板增生症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头痛、肥胖、性欲减退。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有时伴发糖尿病或尿崩。
3、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病变广泛,基底宽,多处发病,累及板障和颅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发病,且有单侧趋向。
(三) 发生于肢体者 应与骨软骨瘤、骨肉瘤区分。
1、外生骨疣 如全身骨质则为骨瘤,有谓 实为骨软骨瘤,内含软骨成份钙化。二者不易区分,有赖于病检。
2、内生肌疣(Enoslosis)亦称骨斑(Bone Spot)或骨岛(Bone Islaand),为松质骨内骨发育异常,骨内呈巢状,可有骨小梁。不属肿瘤。
3、骨肉瘤 生长迅速,具恶性骨肿瘤特点,有无好发年龄与部位,易区分。
(1)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尤其对恶性骨肿瘤病人多有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消除病人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术前准备:除一般术前准备之外,应注意配血及备皮3日。
(3)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尤其截肢者。
2)观察手术肢体远端血运,活动。
3)注意卧床休息,尽量不过多过早活动。
4)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应低于伤口,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及性质。
5)疼痛的护理: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影响睡眠,不利于病人的恢复,积极止痛。
6)饮食护理:术后根据病人情况暂禁食或流食半流食,之后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7)生活护理:骨科病人,尤其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协助病人洗漱和排便,每日两次皮肤护理。条件允许的协助翻身拍背,洗头洗澡。
8)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在允许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和静脉血栓。术后48小时。开始锻炼肌肉舒缩,禁止影响骨和肌肉稳定性的活动。术后3周,可做手术部位远近关节活动,但不负重。术后6周。进行全身及重点关节的活动。逐渐加大力度。并可辅以理疗、按摩等。
9)对继续化疗、放疗及截肢的病人做好相应的护理。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
a、电离辐射(包括放疗)可致骨肿瘤,主要是内照射,特别是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如镭)是诱发骨肿瘤的主要因素。与镭接触的工作人员有发光涂料工人、化学工作者和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入镭药物治疗的病人。电离辐射污染防止措施主要有核企业厂址应选择在合适的地区并进行检测,工厂工艺流程及设备应安全,废水废气经净化处理,对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采取防护措施。
b、天然和人工紫外线能导致皮肤癌,应减少过多地暴露于紫外线中或户外活动时动时穿戴适当的衣帽、防护眼镜,涂防晒霜等。
c、室内环境污染(建筑装潢材料等)中氡的核辐射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注意,尽量使房间空气流通,有条件可装抽风机。
d、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用品的电磁辐射,尽量多使用有线电话,使用电脑时距荧屏应在一臂之遥,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久等。
e、损伤与骨肿瘤损伤(包括骨折、出血、疤痕、烧伤等)可能和骨肿瘤有关。如骨巨细胞瘤虽病因不明,但有部分病例发病前有外伤史。此外手足部软组织肿瘤中的表皮样囊肿、黄色素瘤、(又称腱鞘巨细胞瘤或良性滑膜瘤)、血管球瘤、黏液囊肿、滑膜瘤、脓性肉芽肿、恶性黑色素瘤等都被怀疑与局部外伤有关。可见预防损伤也是预防骨肿瘤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