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0 07:45 来源:网友分享
进入6月份,天气越来越热,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期。5日记者从济宁市传染病医院获悉,最近两周医院接诊的手足口患儿人数翻倍增长,床位也变得十分紧张。虽然其发病人数与去年同期相差无几,但今年的重症患儿比去年明显偏多。专家提醒,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手、足、口、臀部变化,如果出现红疹、发热的情况,应在72小时内及时就诊。
曾经患过病,也可能再次感染
4日,在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门诊,不少家长带着三四岁的孩子等候就诊,而在手足口病房,两个病区内住了100多位患儿,其中3岁以下的小儿居多。“今年春季晚,手足口病发病高发期延迟,从目前住院情况看,比去年同期略低,但随着气温的上升,手足口病患者还将直线上升,3岁以下的幼儿是高发人群。”济宁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科长姜文国说。
“孩子去年得过手足口病,今年又被感染了,是不是病毒变异了?”在门诊咨询的吴女士说,孩子这两天特别不爱吃饭,喂些面食老是吐出来,后来扒开孩子的嘴才发现里面起了水疱,但孩子的手上和脚上并没有发现红疹。
“今年比较多见的是ev71型病毒,很多就诊的孩子出现高烧、手脚发凉、一惊一怵的情况,尤其是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比去年偏多。”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孙瑜介绍,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患儿,今年3岁以下感染疾病的居多,一些患儿早期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而如果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很可能会发展为重症。从医院接诊情况看,济宁市范围内西部发病的患儿比东部的多些。
“ev71肠道病毒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往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也要注意,如果被某种分型的毒株感染后,体内只对这种分型的毒株有免疫力,对其他分型的毒株却没有免疫力。而且,毒株也存在变异的可能。所以,幼儿一次感染后,可能再次感染而患病。”姜文国介绍。
回到家抱孩子,先洗手换外套
“手足口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出现,但目前以5岁以下儿童较为多见,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家长也可以携带病毒传播给孩子。”姜文国提醒,很多家长一回家就急着抱起孩子亲热,手上在外面带来的手足口病病菌就可能传染给了孩子,导致孩子患病。
今年30岁出头的钟女士,可能就是因为一时疏忽导致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最近手足口病高发,我们很注意,平常老人看孩子很少出去,也很少和小朋友玩,孩子很可能是被大人传染的。”钟女士搂着在病床输液的2岁女儿显得十分心疼,因为怕针,孩子的眼睛哭得通红。
“如果孩子在没有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的情况下感染,其家长就可能是病毒隐性携带者。成人感染后很少发病或症状较轻,但可以传染给孩子,如果家长发现手上长疱,最好能到医院排除一下。”孙瑜说,如果家里有5岁以下的儿童,回家后一定要先洗手,换过外套后再去拥抱孩子。对于孩子经常玩的玩具要定期消毒,室内也要注意多通风。
孙瑜提醒市民,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手足口也进入高发季节,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一般手足口感染初期会出现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红疹,还可能有流口水,眼球飘逸等情况。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出现面色差、嗜睡、烦躁不安甚至抽搐等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诊。“手足口病的黄金治疗时间是72小时,如若家长发现前兆病症,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根据临床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
1.普通病例 急性起病,大多有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口腔内可见散发性的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引起口腔疼痛,导致患儿拒食、流涎。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和泡疹,偶见于躯干,呈离心性分布。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2.重症病例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 神经系统表现:多出现在病程1~5天内,患儿可持续高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如精神萎靡、嗜睡或激惹、易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肌无力或急性弛缓性瘫痪、惊厥等。颈项强直在大于1岁的儿童中较为明显,腱反射减弱或消失,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2)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增快并浅促、呼吸闲难或呼吸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加重,咳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
(3) 循环系统表现:心率增快或减慢,面色灰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指(趾)端发绀;持续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