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治疗_ 抽动症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2017-07-13 13:59 来源:网友分享

一、抽动症的治疗是什么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不受控制地反复抽动的一种疾病,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对于抽动症已经有了较多的治疗方法,为了加深大家的认识,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抽动障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药物选择的原则如下:

  (1)对于严重的抽动障碍儿童,早期应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氟哌啶醇(haloperidol)、硫必利(tiapride, 又称泰必利)、哌咪清(pimozide, 又称匹莫齐特)、硝西泮(nitrazepam)等。氟哌啶醇是最常使用的药物,约85%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硫必利是轻症患者比较喜欢选用的药物,其特点是副作用比氟哌啶醇少。也有用五氟利多、氯米帕明、抗抑郁剂、纳曲酮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或抽动障碍合并行为和情绪症状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精神药理学研究的进展,应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已经成为新的治疗趋向,特别是对难治性病例效果更佳。崔永华和郑毅等(2005)对照研究了132例难治性Tourette 综合征,应用利培酮治疗,有效地改善了难治性Tourette 综合征的运动、发声抽动和综合损伤效应,疗效肯定,副反应相对较轻。

  (2)对于难治性病例,近年来除抗精神病药以外,作用于中枢a受体的药物(可乐定,clonidine),男性激素受体药物(氟他胺,flutamide),烟碱及乙酰胆碱受体药物(美卡拉明,mecamylamine)均有使用的报道。探索新药已成趋势。郑毅等(2001)采用丙戊酸钠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Tourette综合征,疗效肯定,副反应相对较轻,为Tourette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3)治疗难治性病例共患的强迫、多动、焦虑、抑郁、自伤和冲动伤人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成为抽动障碍治疗的又一难题。一般多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抗抑郁剂和/或抗焦虑药物联合治疗。对采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还可试用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或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等非药物治疗。此种方法效果如何尚无充分的研究报道,有待深入探索。

  心理治疗

  应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从而帮助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该障碍,正确看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如同学的耻笑等),消除环境中对患儿症状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改善患儿情绪,增强患儿自信。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等对治疗该障碍也有一定帮助。

  其他

  应合理安排患儿生活,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感冒发热等,从而避免诱发或加重该障碍。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对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您的孩子患上抽动症,您不用过于担心,应该要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并耐心陪同,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您能坚持,疾病将会逐渐远离的。

二、抽动症病人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1、不适宜吃糖过多:研究表明吃糖过多,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界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2、不适宜吃高血铅的食物,研究表明,高血铅可以诱发儿童抽动症的发生。

  3、不适宜吃得过咸:吃的过咸可导致体内钾(钠)盐积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

  4、适宜吃含钙高的食物: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在生活中宜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

  5、适宜多吃含铁的食物:身体缺铁可以导致患儿贫血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皮肤苍白、嘴唇红、精神不集中、头晕、不想吃东西、不爱笑等。在生活应给孩子多吃富含铁质的饮食,如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等。

  6、适宜多吃含锌的食物:抽动症患儿缺锌患儿可能会食欲不振、厌食、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异食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纠正:应多吃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坚果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谷类等。

三、抽动症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抽动症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会伴随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那么,抽动症的并发症有哪些?下面专家介绍抽动症的并发症。

  一、强迫症

  抽动症患儿经常会伴有强迫症出现,抽动症表现在患儿身体发生抽动,而强迫症则主要为精神方面,患儿因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所以无法有效控制自身行为。轻度病症患者会出现自残行为,严重者可产生轻生念头,家长务必要高度警惕,防止意外的发生。

  二、多动症

  小儿抽动症的表现是什么?多动症为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抽动症并发疾病,患儿除发生声音抽动、面部抽动和肢体抽动以外,还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目光涣散、多动以及成绩下降等情况,这些均为抽动症伴有多动症表现。

  三、品行障碍

  由于一些抽动症患儿家长及老师,对病症缺乏了解,对患者实行批评教育,甚至打骂责怪孩子,导致患儿出现品行障碍,且随病情的加重,患儿会形成反社会的思想倾向,进而造成无法预测的反社会行为。

四、家庭测试抽动症的七大方法

  ①从患儿的发病症状:反复出现多发性,无意义的颜面部,四肢及躯干抽动或是清嗓音;患儿自控能力差,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舌边尖红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询问患儿脑外史,产史,是否有早产,难产,剖腹产而致使脑缺氧,缺血或窒息

  ②翻手试验:让患儿坐于桌前,将两手放平在桌面上,做时先手掌向下,将拇指沿桌边垂几下,而两手其他手指靠拢。在反复尽量快速翻手的时,出现动作笨 拙,甚至乱翻一气;假如翻手的时候不让摆动肘部,则两小指靠不拢,姿势也更加笨拙。阳性率 57.9%,可疑39.6%,12.5%为正常

  ③空间位置障碍检查:观察患儿视觉、听觉,有联系的知觉综合功能有无反常,50%阳性及可疑。

  ④联带运动试验:联带运动是观察大脑对抑制与兴奋转换的共济协调功能的一种检查,83.3%阳性及可疑。

  ⑤运动持久试验:查自我控制能力,患儿由于真阴的不足,肝火上炎,内热过盛而致使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

  ⑥默画试验:可粗略判断其智能状态。

  ⑦穿针试验:在一定照明度下,用统一线长与针型观察患儿1分钟穿针引线的次数。可知道患儿视觉力、注意力集中和精细动作的灵敏度,和心理竞争状态如何。试验证明,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穿针引线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