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宝宝发烧的退烧措施 不明原因发烧危害大

2017-09-23 10:41 来源:网友分享

一、怎样处理7个月宝宝发烧的问题

  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善,易发高烧。所以,家长要有基本认识。除了按照按医嘱治疗护理,还要掌握些必要的分辨疾病知识。7个月宝宝发烧怎么办?要留意患儿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好,服药后可以玩耍,说明病情不重,在家中调养即可。如果患儿表现得精神萎靡、倦怠及表情淡漠等,就要尽快去医院。如果患儿面色正常或潮红的话也可以在家中护理;如果脸色暗淡发黄、发青或发紫,就要去医院了。
  辣妈要观察孩子会不会出现剧烈、喷射性的呕吐,如果有的话那就属于颅脑病变,一定要去医院。同时要看患儿的皮肤有没有出疹,如果则可能是传染病或药物过敏。还要看皮肤有没有发紫或变凉,这两种情况都要去医院。观察患儿会不会肚子疼或脓血便。
  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及湿润,室内要通风。发烧是身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所以,低于38.5°C的话,并不用着急服用退热药。体温超过了38.5°C的话,再采取退烧措施。
  患儿的衣服不要穿太多,被子不可以太厚,“捂汗”是非常不科学得,会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让患儿多喝开水及多吃水果。患儿食欲减退的话,可准备可口及易消化食物。孩子体温不高时就可以进食了,但不可以过饱。最后患儿的大便要保持通畅。

二、不明原因的发烧危害有多大


  发烧是罹患某些疾病时的重要表现之一,通常是先病后烧,针对性治疗后,病愈烧退。而原因不明的发烧,实为有因,只因病初或隐匿,一时查不出来而已。这种无名烧没有规律性,一般在38.5℃左右,也有39℃以上的;烧持续几十分钟或数小时不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体温渐呈上升趋势;烧前多不伴畏冷或寒战;抗生素退烧无效,而激素退烧敏感,待药效消失后仍烧。更重要的是这种无名烧,十有八九是疑难病症惹的祸。
  一、恶性肿瘤。早期肾癌、肝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等,常以发烧为主要表现,因而对原因不明的发烧,特别是老年人,应想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二、血液病,又称血癌。几乎是100%的以不明原因发烧为主诉住院的恶性网状细胞病,具有与白血病、恶性肿瘤相似的特征。病情进展快,一般不超过3个月。
  三、播散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风湿热等胶原性疾病,以中度发烧最常见,早期易误诊,治疗棘手。
  另外,在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有些慢性感染甚至是轻度感染都会引起扑朔迷离的发烧。这种情况下,发烧仅是症状,病因才是根源。

三、小儿发热应该如何用药

  小儿感冒、发烧是小儿经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情况,家长也需要及时的对这些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宝宝的健康成长,一下是儿童发烧用药的一些指南。
  一、 临床有哪些退热药物
  1、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 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 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 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 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 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7、 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8、 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四、护理发烧宝宝的错误做法

  1、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当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怕小孩再受风,于是将小儿裹得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2、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来退热
  人们通常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效果。实际上事与愿违。因为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酒精擦浴已经淘汰,但是许多家长及老人并不知晓。正确的做法是:给小儿使用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不正确使用退热药
  有许多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马上给孩子快速退温(这经常是家长向医生下的命令);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若是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则可以服用退热药,在使用药物前,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随便给孩子服药
  小儿发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的家长为了方便,常上药店自购药物给孩子吃。但是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加上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不足,肾脏发育不完善,故易受药物影响,造成脏器功能的损害。母亲感冒了,家长为防止小儿感染,就将自己服的感冒药给孩子服用,想起到防病的作用,可是孩子服药后会出现血尿,及药物性损害。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的药物,自购药物也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
  5、盲目喂消炎药物
  小儿发热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发热。但有一些家长,一见小儿发热,就盲目喂消炎药物,有的病人家长还要求用进口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在没有弄清小儿发热的真正原因下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孩子身体康复。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发热时,最好是上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6、小病大治,有点小病就打点滴
  有不少家长认为,打点滴的降温效果好,可以补充水分,所以小儿一有点发热,主动要求打点滴。虽然这种治疗方法好,但也有不少的不良反应及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开水,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若是出现体温持续不退,饮食欠佳时,可以使用静脉输液。(很多时候就是家长依赖点滴,认为快,有些病未必如此,殊不知,长期这样影响小孩的体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