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疮偏方 口舌生疮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2016-09-25 21:28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口疮偏方

  小儿口疮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它以口腔内唇颊、上腭粘膜、牙龈及舌边等处出现数量及大小不等的浅黄色或灰白色溃烂面,并见周围红赤疼痛为特征。本病常由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炎几种情况所引起。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如下。
  方一
  番茄数个。将番茄洗净,用沸水浸泡,剥皮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番茄汁含口内,尽量多含些时间,1日数次。 本方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
  方二
  西瓜1个,白糖少许。将西瓜肉去籽,切成条,曝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曝晒至于,再加白糖少许即可。 本方常食可治口疮,以及目赤、热病消渴等症。
  方三
  葫芦瓜500克,冰糖若干。将葫芦瓜洗净连皮切块,加水适量煲汤,用冰糖调味,饮汤,瓜可吃可不吃。 本方对脾胃之热所引起的口疮有效。
  方四
  生地15克,生石膏、粳米各30克。将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粳米煮粥,日1次。 本方适用于口舌溃烂、口中热臭。
  方五
  淡竹叶6克,灯心1.5克,人乳汁(或牛乳)100毫升。先煎竹叶、灯心,取汁10毫升,点入乳汁中和匀。每日数次,不拘多少。 本方适用于小儿鹅口疮、口舌生疮、小便赤湿、小儿夜啼等症。
  方六
  鲜荷叶1块,鲜冬瓜500克,食盐少许。 将荷叶、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 本方除治小儿口疮外,亦适用于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短赤。

二、口舌生疮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分,有剧烈的自发痛,一般在10天左右可自愈。局部症状比较显著,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发现本病时多在溃疡期,溃疡直径2~3毫米,底浅,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溃疡面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有剧烈的烧灼样痛,遇冷、热、酸、咸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语言、饮食均感困难,持续4~5天后转入愈合期,愈合不留任何瘢痕,但可以反复发作。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进唇、颏、舌边缘、牙龈等处出现孤立的圆形成椭圆形成浅层小溃疡,有的同时多处发生。疼痛剧烈似烧灼样。随天气、情绪、劳累等因素可复发。本病可迁延数年,数十年不愈。中医将本病分实火、虚火两型,前者表现:恶寒、发热、头痛、便秘、溲黄、舌苔黄厚干燥,有时伴颌下淋巴结大疼痛,后者可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低热。一些人伴有口燥,咽干、手心烫、失眠、多梦、舌苔剥落等。
  鉴别诊断
  口腔黏膜溃疡和糜烂虽然都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但临床表现糜烂与浅表溃疡是有区别的。
  1.口腔溃疡
  由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各种溃疡虽有上皮内或上皮下,浅层或深层,急性或慢性,良性与恶性之分,但都有凹陷性;外形规则,呈圆或椭圆形;边界分明,与周围正常黏膜“经纬分明”。
  2.口腔糜烂
  临床表现为与正常黏膜表面齐平的充血和糜烂,并无凹陷,上覆渗出性假膜,形状多样,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黏膜间界限不清。其次,两者的病程和预后不一样。溃疡一般病程较短,一旦愈合,就“干脆利落”,浅在的和良性的溃疡愈合后都无瘢痕,但深及肌层的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例外。糜烂一般病程较长,反复迁延,而且愈合过程“拖泥带水”,但糜烂一般不留瘢痕。最后两者在显微镜下的表现不一样。溃疡表现为上皮连续性有中断,糜烂比较浅表而无上皮连续性的中断。当溃疡和糜烂不太典型时,鉴别就会有难度,但只要细心观察,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区别的。这两种病损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两者同时存在。

三、口舌生疮的辨证施治

  1.外感时毒型
  (1)证候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2)治则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3)方药银花、连翘、藿香、木香、佩兰、茯苓、神曲、枳壳、葛根、白术、代赭石、旋覆花(包煎)。水煎,日1剂。
  2.脾胃积热
  (1)证候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则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3)方药山栀、黄芩、连翘、大黄、芒硝、薄、黄连、竹叶、甘草。水煎,日1剂。
  3.脾肾阳虚
  (1)证候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2)治则温补脾肾,引火归源。
  (3)方药制附片、(先煎30分钟),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苍术。水煎,日1剂。
  4.脾胃虚弱
  (1)证候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2)治则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3)方药黄芪、党参、当归、陈皮、柴胡、升麻、藿香、茯苓、白术、甘草。水煎,日1剂。
  5.心肾阴虚
  (1)证候溃疡颜色鲜红,数量多,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
  (2)治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3)方药生地、地骨皮、山药、泽泻、山茱萸、野菊花、连翘、升麻、砂仁、桑寄生。水煎,日1剂。

四、口舌生疮的其他疗法

  1.常用成药
  (1)维生素C片。
  (2)杞菊地黄丸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3)知柏地黄丸用于慢性溃疡反复发作者;
  (4)维生素E等。
  2.验方
  (1)花草茶金银花、生甘草开水冲泡代茶饮。
  (2)决明知母茶决明子、知母开水冲泡代茶饮。
  (3)蔷薇甘草茶野蔷薇根、生甘草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4)生麦斛茶麦冬、生地、石斛、水煎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4剂。
  (5)明矾漱明矾5克加水至100毫升,含漱1~2分钟。
  (6)浓茶漱坚持用浓茶漱口,能促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3.饮食疗法
  (1)莲子萝卜汤莲子、白萝卜共煮服,每日2次,喝汤食莲。
  (2)莲子茶莲子芯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3)绿豆生地饮绿豆、生地水煮后去生地,食豆饮汤,每日1剂。
  (4)沙麦灯花粥沙参、麦冬、灯心花、粳米、冰糖适量。适用于反复口舌生疮,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心烦失眠等症。注意:大便溏者不宜。
  (5)苦瓜冰糖汁新鲜苦瓜洗净去籽、捣茸,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50毫升,加上适量冰糖频频喂服,不拘时间。
  (6)绿豆饮生绿豆、白菜心2~3个,将生绿豆洗净放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钟,然后取汁顿服,每天1次,发病早期食用效果好。
  4.外治
  (1)青黛散、锡类散、珠黄散、冰硼散、四药任取一种敷患处,每日4~5次。
  (2)炮姜、木鳖子、吴茱萸。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水调匀,贴脐上,以纸盖之。
  (3)干姜(炒黑)、黄连研细末,将末搽患处,涎出即愈。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