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2 15:40 来源:网友分享
1.忌食多糖
糖分是一种热量补充物质,功能单纯,基本上不含其他营养素。若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入越多,抑制就会越明显,而加重病情。
2.忌高蛋白饮食
瘦肉、鱼和鸡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小孩进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相对也会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对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食高蛋白饮食,当疾病后期可适当补充,以提高体质。
3.忌辛辣食物
辛辣之品刺激大,而且容易化热伤津,故肺炎患儿在膳食中不宜加入辣油、胡椒及辛辣调味品。
4.忌滥用退热药
刚发热就用过多的退热药,不仅对机体不利,而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对发热患儿应慎用退热药,且忌用药过多,以防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发生虚脱。
5.忌油腻厚味
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更影响消化功能,必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抗病力降低。因此,不宜吃鱼肝油、松花蛋黄、蟹黄、凰尾鱼、鲫鱼子,以及动物内脏等厚味食品。若喝牛奶应 将上层油膜除去,乳母也应少吃油腻,以免加重病情。
6.忌喝茶
肺炎患儿多有发热,应忌喝茶水。因茶叶中茶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发热时,机体处于正邪相争的兴奋阶段,脉搏较快,饮茶后会刺激心肌,加重消耗,如此非但不能退热,相反还会使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另外,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中医认为不利于肌表的邪气外散,对发热的小儿也是不相宜的。
7.忌生冷食物
若过食西瓜、冰淇淋、冰冻果汁、冰糕、冰棒、冷饮、香蕉、生梨等生冷食物,容易操作体内阳气,而阳气受损则无力抗邪,病情也难痊愈,故应忌食,特别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禁忌。
8.忌乱服用清热药
金银茶、青果、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药,对肺炎患儿有益。但不能较长时间服用,特别对体质较弱者,勿轻易服用清热药。否则,会伤及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症状加剧。
1.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在早期(第1~5日)大都减少或正常,惟有继发细菌感染时才升高。血涂片检查,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一般较正常小儿或细菌性肺炎患儿为低。部分病儿血清冷凝集试验可为阳性。发热期间部分病例尿检查有少量蛋白。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
(2)X线检查
X线摄片检查,肺纹理增厚、模糊为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肺部实变多在发病第3~5天开始出现,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病灶或融合性病灶,以两肺下野及右上肺多见。发病后6~11天,其病灶密度随病情发展而增高,病变也增多,分布较广,互相融合。病变吸收大多数在第8~14天以后。肺气肿颇为多见,为双侧弥漫性肺气肿,可有胸膜改变,多在极期出现胸膜反应,或有积液。
2.治疗
(1)抗病毒药物
以三氮唑核苷治疗腺病毒肺炎,滴鼻效果不明显;改用静脉和/或肌注,在早期病例较对照组为优,晚期病例则效果不明显;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有待进行。
(2)继发细菌感染的防治
如初步断定有继发感染即应积极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用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大肠杆菌用氨基苄青霉素等治疗。
(3)氯丙嗪、异丙嗪等镇静、解痉、止喘。
(4)洋地黄剂控制心力衰竭。
(5)输血、输血浆或应用丙种球蛋白
可能起到支持作用。
(6)正确输氧及输液
如处理恰当,能帮助病儿渡过极期。
(7)肾上腺皮质激素
遇明显呼吸道梗阻、严重中毒症状则宜静脉应用暂短的激素疗法。
1.发病原因
病原体为腺病毒,已知腺病毒有41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我国流行的腺病毒肺炎多数由3型及7型引起,但11,5,9,10,21型亦有报道,临床上7型重于3型,从我国北方和南方各地住院病儿的病原学观察(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及白求恩医大,1962;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及病毒研究所,1962~1967,1974~1977;上海第一医学院,1962~1964;广州市人民医院,1973~1983;湖北医学院,1973~1980等)均证明3型和7型腺病毒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从咽拭子,粪便或死后肺组织可以分离出病毒,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早期(发病5~10天或更早)上升4倍以上,在一部分麻疹并发肺炎的严重病例,也得到同样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北京等地还发现11型腺病毒也是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较常见的病原(儿科研究所,1964~1966),此外,21,14及1,2,5,6等型亦在我国大陆逐渐出现,台湾则以1,2,5,6型为主,白求恩医大对1976~1988年分离的3,7型腺病毒,进行了基因组型的分析,证明7型多导致重症肺炎。
2.发病机制
腺病毒是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耐温,耐酸,耐脂溶剂的能力较强,除了咽,结合膜及淋巴组织外,还在肠道繁殖,可根据其对特殊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分为3组,容易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11,14,21这一组,均能凝集猴红细胞,腺病毒肺炎病变广泛,表现为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两肺均可有大片实变坏死,以两下叶为主,实变以外的肺组织可有明显气肿,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有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损伤,管壁有坏死,出血,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细胞核内有包涵体。
1.起病
潜伏期3~8天。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
2.呼吸系统症状
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日;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及口唇指甲青紫。重症病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
3.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及惊厥。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腺病毒所致的脑炎,故有时需作腰穿鉴别。
4.循环系统症状
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率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重症多在160~180次/分钟,有时达200次/分钟以上。重症病例发病第6~14日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少数也有脾肿大。
5.消化系统症状
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
6.其他症状
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
温馨提示:
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病毒性肺炎的发生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等有关。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