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8 14:14 来源:网友分享
丢了火车票,只能掏钱再买,让人堵心!
此类尴尬在今年发生了变化:根据铁路部门最新出台的办法,旅客若在列车上、出站前丢失车票,只要拿得出购票信息和身份证件,就能挂失补办,不仅避免了损失,而且方便了出行,可谓一举两得。像这样优化服务的举措,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春运年年有,今年格外难。今年春运除了客流量再创新高外,在近5年中开始得最早。而且入冬以来,电煤、粮食等货物运输需求明显比前几年旺盛,既要保客运,又要保物资,兼顾难度不小。再加上异常天气因素偏多,让原本拥挤的回乡路还要经受雨雪的考验。
应对更加集中、旺盛的需求,只有便捷出行、改进服务,才能尽量化解归途中的堵点、痛点,为这场大迁徙平添温暖。
拿坐火车来说,乘车环节比较多,高峰时集中在车站办理,既耽误工夫,又消耗体力。可以尝试把某些环节分散出来,或利用技术进步加以简化。比如,把更多自动售、取票机移出售票厅,移进社区、学校、超市,让大伙在火车站外买票取票。再比如,用自动验票取代人工检票,系统自动识别,“刷脸”就能进站,避免旅客积压。每个环节都提提速,旅客就能歇歇脚,实实在在减负、减压。
再者,换乘不便也是痛点。不少人都有被卡在“最后一公里上”的窘境,搭火车跑了几千里地,以为离家不远,可想换乘大巴或公交,不是时间对不上,就是路线不开通,生生滞留车站走不了。因此,必须要解决不同运输方式相互接续、相互补充的问题,彼此衔接“零缝隙”,才能在高峰时段、恶劣天气下,给旅客更安心的出行保障。
比如,交通部门要与铁路部门“对表”,针对增开和变更线路的列车开停信息,以及夜间车次的接驳需求,进行逐一对接,加强协同配合,让下了火车的旅客更方便、更安全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告别囧途,顺利回家。
在便捷出行之外,服务改善也要继续跟上鼓点。铁路方面,在设置爱心候车区、母婴哺乳室外,不妨尝试增设wifi和医疗服务点,满足旅客多样化的需求;公路与铁路衔接的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可24小时开放候车室并提供免费开水;民航也要着力解决航班延误、信息告知等环节的短板,特别要做好冰雪大雾等天气下的延误处置和旅客服务工作。
春运虽难,用心就能暖心。在今年这场以亿为单位的人口流动大潮中,只要服务更细化、保障更到位,把困难一点点化解,相信大家回乡的旅途就会更顺当、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