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10:35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12日讯 基层、基层还是基层。这是一年前以“空降兵”姿态接掌法国最大药企--赛诺菲的新任掌门人白理惟(Olivier Brandicourt)制定的针对未来五年中国市场的战略。
在10个月前,上位未足一年的白理惟提出了赛诺菲针对全球市场的未来五年规划,指出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对资源分配进行优化,同时进行工业事务布局的改善,并有针对地发展创新项目。
而这是这家日渐激进的法国药企近五年来再次重申新兴市场的重要意义。在赛诺菲全球业务版图中,中国市场的占比约5%,是新兴市场中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
核心仍是满足基层需求
“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在未来将聚焦在三个层面:核心业务仍是满足基层医疗需求,此外我们将战略拓展包括县域市场在内的地域覆盖,其三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中国的研发平台给集团带来更多创新。”日前,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白理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该公司未来五年在华的战略规划,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基层”二字被白理惟反复提及。
事实上一直以来,这家法国最大的制药企业就从未掩饰过对于中国基层市场的渴望。早在2011年,赛诺菲便率先成立基层事业部,以期借此持续推进其在基层市场的布局。
根据此前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城市等级医院市场占整个药品市场55%的份额,县域等级医院市场占比18%,城市基层医疗市场占比6%,农村基层医疗市场占比5%,零售药店则占16%份额。其中,城市等级医院的市场占比呈下降趋势,反之基层市场开始上扬,而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市场向社区医院、基层卫生中心下沉,基层市场的市场份额仍将提升。
对于赛诺菲来说,除了在产品布局上,围绕糖尿病、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产品这些基层市场需求比较多的药物进行布局外,他们还希望通过移动医疗、区域布局来深耕自己在中国基层领域的战略地位。
“赛诺菲是在中国市场第一个以独立事业部走进县域市场的外资医药公司,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不断地扩展这个领域,现在我们已经覆盖了中国1200多个县域,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继续参与到这个市场中并有所作为。”白理惟对记者透露。
事实上不仅仅是赛诺菲,包括诺和诺德、礼来制药、诺华、辉瑞以及医疗器械企业飞利浦、美敦力及 GE 医疗等,在今年都不断“走出”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向常年由国内药企“盘踞”的基层医疗市场进军。
不过对于这些跨国药企来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此前基层市场由国内药企深耕,而且药品结构以基药为主,对于外资药企而言,亦有可能会出现原研产品“降价肉搏”仿制药的局面。
主动适应在华“新常态”
如果说对于跨国药企来说,尚未成熟的基层市场充满了机遇,那么对于市场占比更大的等级医院市场,则是充满了挑战--为了适应在华增速的下降,跨国药企巨头不得不采取“降价换市场”的战略来刺激销售的成长。
根据《亚洲制药新闻》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10家主要跨国药企的销售额平均增长11%,相比2014年全年的平均增长率低了1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利润率在2014年下滑至5.3%后,2015年第一季度已回升至6.9%;利润水平在2015年初迅速升至26%。
今年5月,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公布,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3种药物价格降幅均超50%。三个月之后,此前推出药价谈判的上海罗氏制药也忍不住“退步”,主动将其旗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商品名为特罗凯)降价30%。
“目前中国药物市场的净增长大概是6%--7%,但整个市场增长率仍要比很多国家快。所以对跨国药企来讲,如果有适合的产品,我们也是做好了价格谈判的准备,因为这样有可能带来潜在的量。”白理惟表示。
但现实中“降价换市场”并非想象中容易。
根据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在医保控费、各省单独招标的种种因素影响之下,药价谈判公布后的三个月,不少重磅药物仍未能顺利走进一些省份的医保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