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6 11:03 来源:网友分享
慢性肺炎的特点是周期性的复发和恶化,呈波浪型经过。由于病变的时期、年龄和个体的不同,症状多种多样。在静止期体温正常,无明显体征,几乎没有咳嗽,但在跑步和上楼时容易气喘。在恶化期常伴有肺功能不全,出现发绀和呼吸困难,并由于肺活量和呼吸储备减少及屏气时间缩短等,引起过度通气的外呼吸功能障碍。恶化后好转很缓慢,经常咳痰,甚至出现面部浮肿、发绀、胸廓变形和杵状指、趾。由于肺气肿、肺功能不全而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担加重,可在半年至两年内发生肺原性心脏病。还可能有肝功能障碍。白细胞增加,血沉中度增快。
X线胸片显示在两肺中下野及肺门区肺纹理可呈蜂窝状,出现小泡性肺气肿,同时还可伴有实质性炎症病灶。两侧肺门阴影可见对称性增大。随病变的发展还可发生支气管扩张、右心室肥大及肺动脉段突出等肺原性心脏病的X线征象。有肺原性心脏病时,心电图表现顺钟向转位,P波高而尖,QRS综合波多数出现右心室肥厚图型等改变。
①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结核患儿发生肺炎时,易致病程迁延。
②病毒感染引起间质性肺炎,易演变为慢性肺炎。首都儿科研究所曾对103例腺病毒肺炎在病后1~5年随访,发现30.1%在X线检查时呈现轻重不等的慢性肺炎和肺不张,个别患儿还有支气管扩张。对13例麻疹并发腺病毒肺炎在病后2~3年随访,其中6例已成为慢性肺炎。
③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以及慢性鼻窦炎均为慢性肺炎的诱因
④深入支气管的异物,特别是缺乏刺激性而不产生初期急性发热的异物(如枣核等),可被忽视而长期存留在肺部,形成慢性肺炎。
⑤免疫缺陷小儿,包括体液及细胞免疫缺陷,补体缺乏及白细胞吞噬功能缺陷皆可致肺炎反复发作,最后变成慢性。
⑥原发性或继发性呼吸道纤毛形态及功能异常可致肺慢性炎症。
炎症病变可侵及各级支气管、肺泡、间质组织和血管。特别在间质组织的炎症,每次发作时都有所进展,使支气管壁弹力纤维破坏,终因纤维化而致管腔狭窄。同时,由于分泌物堵塞管腔而发生肺不张,终致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壁及肺泡间壁的破坏,空气经过淋巴管散布,进入组织间隙,可形成间质性肺气肿。局部血管及淋巴管也发生增生性炎症,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1.创造良好环境
家长要经常打扫房间,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动,但也要防止穿堂风,因为穿堂风反而不利于小儿肺炎的恢复。家长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整洁,舒适,室温要保持在20℃左右,室内湿度也要保持在55%-65%,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湿润,让孩子更容易的咳出分泌物。家长在孩子恢复期间也要尽量少邀请客人到家做客,探视者也尽量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减少细菌的传播。
2.饮食要求
孩子可能因为发热,出汗等原因,身体会失去较多水分。所以家长要多给孩子补充水分,水也可以使孩子的呼吸道保持湿润,有利于浓痰的稀释,帮助宝宝排出痰液。给宝宝进行自下而上地拍背,平时也要让孩子多翻身,帮助孩子排出痰液。如果孩子还在哺乳期,则尽量母乳喂养。喝奶粉的话,家长要控制好奶量和奶浓度。孩子还在腹泻的话,就给他喂脱脂奶。在恢复期间,孩子的饮食应该更加清淡,让孩子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并补充蛋白质。家长要准备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给孩子补充营养,促进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危重患者不能进食的话,就只能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
3.呼吸通畅
孩子感染小儿肺炎时可能有缺氧现象,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鼻腔内是否有干的鼻痂和其他分泌物,也要注意孩子咽喉部是否有痰液。若有,则家长要及时清除这些堵塞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孩子的通气功能,减少缺氧现象,加大肺泡的通气数量。
1.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休息,供给足量水分及营养。对症治疗:忌用水杨酸类药物以防溶血。一般选用具有缓慢而持久作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卡巴匹林钙、赖氨比林、柴胡等,高热时辅以物理降温。化痰止咳。清除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雾化吸入。
2.抗菌治疗
临床首选红霉素30~50mg/(kg? d),分4次口服,成人1.5g/d,分3次口服,疗程2~3周。大环内酯类新药,如罗红霉素,胃肠副作用少,体液浓度高,细胞穿透力强,半衰期长,用量小,5mg~10mg/(kg?d),分2次口服。新药阿奇霉素胶囊首剂10mg/(kg?d),以后5mg/(kg/d),一次口服,5天为一疗程。因半衰期长,停药后药效尚可持续1周。也有选用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每次0.4g,2次/d,疗程5~7天。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