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0:30 来源:网友分享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
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诊断。
2.全身出血倾向
部分羊水栓塞患者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黏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但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在临床上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容易被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多系统脏器损伤
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患者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治疗原则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抗过敏
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加重DIC,故反复应用时应注意,在使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药为好。
2.吸氧
应争取行正压持续给氧,至少用面罩给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3.解除肺动脉高压
供氧只能解决肺泡氧压,而不能解决肺血流低灌注,必须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才能根本改善缺氧,预防急性右心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常用药物有下列:
(1)氨茶碱 具有解除肺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及利尿作用,还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
(2)罂粟碱 对冠状血管和肺、脑血管均有扩张作用,是解除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
(3)阿托品 解除肺血管痉挛,还能抑制支气管的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
(4)酚妥拉明 解除肺血管痉挛。
4.抗休克
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与过敏、肺源性、心源性及DIC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
(1)扩充血容量 休克时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尽早、尽快扩充血容量。有条件者最好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管楔压(PCWP),边监测心脏负荷边补充血容量。如无条件测量PCWP,可根据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无论用哪种监护方法,都应在插管的同时抽血5mL,作血液沉淀试验,涂片染色寻找羊水成分,并作有关DIC实验室检查。扩容液的选择,开始多用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伴失血者应补充新鲜血及平衡液。
(2)纠正酸中毒 首次可给5%碳酸氢钠,先注入计算量的1/2~2/3。最好做动脉血血气及酸碱测定,按失衡情况给药。
(3)调整血管紧张度 休克症状急骤而严重或血容量虽已补足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多巴胺静脉滴注,可保证重要脏器血供。
5.防治DIC
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应用肝素静脉滴注。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6.预防心力衰竭
可用快速洋地黄制剂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重复1次。另辅以呋塞米静脉注射,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7.防治多器官损伤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肾脏。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在抗休克时必须注意肾的血灌注量,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血容量补足后,血压回升而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mL时,应给予利尿药物治疗。无效者常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采用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8.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
以预防感染。
9.产科处理
及时的产科处理对于抢救成功与否极为重要。羊水栓塞发生于胎儿娩出前,应积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DIC、抢救休克等。如子宫颈口未开或未开全者,应行剖宫产术,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恶化;子宫颈口开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产钳助产。术时及产后密切注意子宫出血等情况。如无出血,继续保守治疗;如有难以控制的产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胎盘剥离面血窦出血,并阻断羊水沉渣继续进入血循环,使病情加重。对宫缩剂的使用意见尚不一致,不同意使用者认为加强宫缩,可促使贮留在子宫壁内的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导致病情恶化。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可发生于胎膜破裂后、分娩时或分娩后,以及在催产素静滴引产或在中孕钳挟等情况下,产妇突然烦躁不安、寒颤、呕吐、呛咳、呼吸困难、紫绀、迅速休克。发病急骤者,可于数分钟内死亡。
部分患者血压回升后,往往出现产后大出血,血不凝,有时有全身出血倾向,最后可出现肾、肺、心功能衰竭。
如能注意以下数项,则对于预防羊水栓塞有利。
1.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2.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3.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4.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5.对死胎、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6.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人工剥膜与人工破膜,扩张宫颈和剥膜时均注意避免损伤,破膜后羊水可直接与开放的静脉接触,在宫缩增强的情况下易使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人工破膜时必须在宫缩间歇时进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的机会。
(3)正确使用缩宫素,并严密观察,防止宫缩过强,在使用缩宫素时应专人看护。
(4)对有诱发因素者,严密观察警惕本病的发生,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