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到底该看哪一个科室!!!

2016-12-30 09:58 来源:网友分享

  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腿部出现肿胀,很多人第一想到要去肾内科看看,事实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的患者,也会出现腿肿,因此,经常能遇到患者看错门诊的情况。

  前段时间出门诊时,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步履蹒跚地来到诊室。我问哪里不舒服,他非常困难地卷起已被剪开一侧的裤子,露出肿胀晶亮的小腿,诉说自己的左腿像“大象腿”。家人怀疑是肾出了问题,而同事则建议来心内科,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来医院先选一个科室看看。

  不少人发现自己的腿变粗变壮后,多半会自我诊断一番。然而腿肿可不是肾内科的专利,很多种疾病都可能引起腿肿,这在心内科也是屡见不鲜。至于是一条腿肿还是两条腿肿,完全可能代表不同的疾病。

  跟大家讲个小窍门:如果只有一条腿发生水肿,那么可以在很大比例上排除肾脏功能不好。因为肾脏功能不好,虽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且会造成多余水分滞留在体内,但其结局多为两侧性和全身性:要么不水肿,要么两条腿一起肿,或仅表现为双眼睑浮肿;反之,一条腿健全而另一条腿水肿,特别是患者还有胸痛气短的症状时,就要怀疑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了,而我首先想到的也是“下肢静脉血栓”。

  我常说一条腿肿比两条腿肿来的更凶险,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是很好对付,而且一旦处理不好还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如果血栓能够“按兵不动”,那么患者也仅仅是感觉“腿肿了”,顶多是不舒服。一旦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流四处游荡,那就不好说了。

  一般而言,下肢的血液会先流到心脏处汇总,再流向肺动脉。而肺动脉是个“是非之地”——容易引起“肺栓塞”。

  轻微的肺栓塞能够导致胸痛、咳嗽或咯血,而大的血栓引起的肺梗可能导致猝死!我的一位朋友,她丈夫今年才40岁,中秋节前因为打羽毛球扭伤脚踝。妻子希望休养一下,他却坚持按计划回家过节,最后忍痛开长途车回了老家。由于路途遥远时有堵车且喝水较少,到达目的地时丈夫的脚踝肿胀得厉害。家人单纯的以为只是普通的扭伤,岂料下车后没过多久丈夫就开始胸闷气短,最后竟然因为肺栓塞而猝死在床上。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扩展阅读: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物理方法预防

   传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方法包括早期活动、抬高肢体、穿弹力袜等等方法。但研究发现,上述方法对深静脉血栓无预防作用。近来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中开始使用渐进性充气压力袜主张早期使用,术后即刻开始,持续至完全自主活动。使用此袜能增加75%静脉回流量,并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自20%降至10%。

   药物方法预防

   药物预防一般不推荐采用,但是为了阻止血栓形成可少量的用药。

   常见的药物包括:(1)能阻止血块形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等,但预防效果不肯定。

   (2)小剂量肝素:在预防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得到承认,可能通过抑制x因子打断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发挥作用。血清中0.05~0.033iu/ml的肝素浓度即能阻止促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而0.25~0.5iu/ml的肝素浓度还能破坏已形成的促凝血酶原激酶,但可能增加出血机会。

   (3)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半衰期更长,出血机会减少,生物利用度更高。

   (4)右旋糖酐40:可减少红细胞聚集。可于术前使用静注100ml,术中使用400ml,术后当晚静注500ml,术后第2天再静注500ml。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但颅脑病变伴有血脑屏障破坏时使用右旋糖酐可加重高颅压和脑水肿。因此对颅脑外伤和颅内肿瘤的病人应慎用。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