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13:44 来源:网友分享
记者12月8日从海南省卫生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海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万余例,比去年增加近一倍,其中29名患儿死于手足口病,而2010年我省仅报告5例死亡病例。疾控专家指出,手足口病属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手足口病要点提醒
●症状:发烧,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
●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多发人群:婴幼儿和儿童;
●预防: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勤晒衣被;避免接触患儿;流行期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
医院一天接诊10多例手足口病
“小孩昨天就有点发烧,今天就赶紧送到省人民医院来了,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小孩得手足口病,现在都没床位住院。”12月6日,从东方带孩子到海口看病的家长焦急地告诉记者,她的小孩才一岁多,抵抗力差,得了手足口病就直接来海口治疗了。
记者在省人民医院儿童发热门诊了解到:12月5日一天就有15例;12月6日门诊登记的手足口患儿达10例。负责登记的护士说,部分手足口患儿是在儿童发热门诊登记,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儿童急诊科和儿科登记。除了海口本地的患儿外,还有东方、澄迈、万宁等市县的患儿。
今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万余例
发布会上,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金玉明表示,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年存在的传染病,2008年卫生部才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今年以来,与全国的疫情一样,我省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万余例,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了一倍,其中有29例是死亡病例(2010年我省报告只报告5例死亡病例)。
金玉明分析,由于海南气候比较特殊,我省手足口病疫情每年呈现两个高峰,分别是4-7月和9-11月,而全国是5-7月。与往年类似,2011年我省的手足口病发病经历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第10周至33周,第二个高峰从第37周开始,因此全国疫情目前是呈下降趋势。
另外,根据全省病原学的监测显示:我省EV71肠道病毒开始活跃,检测手足口病病例阳性标本中,EV71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的主要病原体。因此,EV71阳性比例的上升是导致我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上升的主要原因。
小学幼儿园要晨检和午检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29例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中,绝大部分患儿都是农村散居的儿童。
“农村环境卫生相对较差,加上家长卫生知识缺乏,使患儿患病初期得不到及时的诊治。”金玉明说,农村的家长对患儿关注较少,而手足口病未出现疹子时,初始症状与感冒有点类似,所以一些患儿生病时,家长往往是自己买药给孩子吃,从而延误了孩子的诊断和治疗。
金玉明说,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有20多种,而致病较重的是EV71病毒,患儿感染了EV71病毒,在急性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三天左右,患者有可能转为重症。
为应对手足口病高发疫情,省卫生厅多次召开协调会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定点接受重症手足口病的医院除了原来的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又增加了农垦三亚医院、农垦那大医院和三亚市人民医院。同时,为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识别”的能力,我省澄迈、屯昌等多个市县做出规定:乡镇医疗机构不许接诊手足口病患儿。
另外,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均要求各小学、托幼机构加强对学生的晨检和午检,发现有发热症状的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目前,省卫生厅已派出了多个督导组,对各个市县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