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20:36 来源:网友分享
宁夏两名新生儿被感染“超级细菌”的原因一直不明,昨日,中疾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说,事隔数月后发现该耐药菌,现在再想查明病因已经很难。他认为,孩子感染NDM-1耐药基因细菌应该是院内感染。
课题样本现超级细菌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通报,宁夏两名患儿分别在3月8日与3月11日,在宁夏某县级医院出生,为低体重儿。
两名婴儿都在出生后2至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目前已经治愈出院。在今年8月底到9月份开展的回顾性检查中,发现婴儿样本中有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昨日,宁夏区疾控中心细菌学检验科科长郝琼称,发现超级细菌非常偶然。当时中心是在做腹泻的研究课题,所以搜集了很多样本,在做样本耐药菌检测时发现耐药基因,后又经中国疾控实验室专业检测证实。
“整个事情很偶然,并不是这两名婴儿出现了什么特异性的症状,才搜集的样本。”郝琼表示。
出生时未携带“超级细菌”
徐建国认为,现在想查清患儿的病因很难。事情已过多月,详细数据已查不出。
不过徐建国说,发现耐药菌后,回访结果显示孩子身上已经没有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已经治愈。他认为,NDM-1耐药基因不可能是婴儿生来就有的,感染很可能与院内环境有关。
据了解,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等。
“健康”带菌者难院外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发文认为,研究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治愈的出院患者仍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这类耐药菌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传播。
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 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