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疫情随时随地可能死灰复燃

2017-03-21 11:05 来源:网友分享

  在6月25日~26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工作会议上,“加纳事件”屡屡被与会者提及。日前,发生在非洲国家加纳的大规模驱逐中国淘金者事件,给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带来不小压力,也给全国其他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了个醒。

  提高警惕从容应对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杨益超介绍,2008年以后,广西达到原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即全区以县为单位内源性疟疾病例控制在1/10万以下。从2009年开始,广西前往非洲的务工人员大幅增加,从2010年开始,疟疾报告病例数开始翻番。2010年是66例,2011年是112例,2012年是219例,主要是国外输入性病例,其中大部分源自非洲。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传播,在我国被列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肝肾功能衰竭。恶性疟疾潜伏期一般为12天,如果患者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加纳是疟疾高发国,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06年加纳的疟疾病例报告数为720万。疟疾导致的死亡占该国总死亡人数的19%。在加纳务工的人,感染疟疾的风险极高。而在加纳淘金的中国人,至少有1万多人来自广西上林县。自6月初以来,已有2000多人返回上林县,其中,近500人被检出感染疟疾。

  按照每年翻一番的趋势,2013年广西疟疾报告病例数将突破400。现在,这个“目标”提前实现了。随着加纳务工人员陆续回国,疟疾报告病例从一天几例、十几例到几十例迅速增加,所幸还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带来的二代病例。杨益超介绍,这得益于近几年疾控机构警惕性提高,卫生系统传染病防控能力增强。

  在2010年疟疾报告病例数刚开始增长时,广西疾控部门专门对上林县进行了督导。很快,防控疟疾的宣传在上林县兴起,除了电视宣传片、出入境之前的宣教,每个村头都挂起了“出国返乡人员请到卫生院、疾控中心检查疟疾”等标语。有的地区将防控疟疾、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放到一起,让妻子监督返乡的丈夫回家前必须到疾控中心做检查,不少人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疾控中心。

  2012年,上林县的疟疾防控会议开到了每一个村。作为自治区级专家,杨益超经常进村讲课。“但还是有个别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主动做疟疾检查。”杨益超有些担心。

  防疟识疟意识还需加强

  2012年,广西出现了3例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其中两人家在广西北部。由于当地很少出现疟疾病例,患者发病后,经诊的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医生都没有想到是疟疾,而是按一般感冒发烧治疗,但恶性疟病情发展很快,迅速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另外一位患者是上林县人。同乡3人从非洲务工回来后,另外两人检查出感染了疟疾,提醒他去医院检查,但他始终没去。出现感冒症状后,他去找在临县做医生的亲属治疗,但亲属没有疟疾防治意识,直到患者出现昏迷才慌忙送他到大医院救治。因为有非洲务工史,医生立刻怀疑是疟疾,血片检查一看,满视野都是疟原虫。但为时已晚,患者当天去世了。

  “疟疾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就没有问题。但是疟疾的发热等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急性恶性疟一旦发病,五六天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就可能死亡。”杨益超说,很多临床医生诊治过程中的疟疾意识需要提高。为此,该自治区卫生厅自去年以来,已经发出至少3个文件要求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去年,上林县医院的全部医务人员都接受了疟疾防控培训。

  误诊、误治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位专家介绍,去年在北方某省,一位高级领导干部从非洲考察归来,出现发烧等症状,在省会城市医院就诊,长期无法找到病因,对症治疗无效后死亡。最后经相关专家诊断,就是疟疾。近年来,因误诊而被疟疾夺去生命的报道时有出现,每到夏季疟疾高发季节,不少地方的疾控机构都会发出警示,提醒相关出国人员警惕“带疟”归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疟疾室研究员夏志贵表示,不少地区跟广西一样,面临输入性疟疾疫情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截至6月16日,今年全国共报告疟疾病例1759例,较去年同期上升40.27%,广西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数的20%,其次是云南(19%)、江苏(9%)、四川(7%)、安徽(6%)、河南(6%)。10岁~34岁病例占37%、35岁~59岁病例占61%,男女比例为167881,有1683例明确为国外输入性病例。目前死亡15例,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河南3例,四川、辽宁、北京各2例,重庆、广东、湖北、福建、云南、新疆各1例。

  专家表示,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疟疾病例非常罕见,虽然医学生在教科书中都会学到疟疾的有关知识,但在临床中几乎没有应用,而且医疗机构科室分工非常细致,医生看病容易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不熟悉的疾病往往缺乏识别意识。但近年来,随着出入境人员的增加,陌生的输入性传染病成为每个地区都会遇到的问题。此次会议上,不少省份的寄生虫病专家表达了对相关应对能力不足的担忧。

  “‘加纳事件’对我们是一个警示。”这已成为疾控专家的共识,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尤其是赴非洲等地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省份意识到输入性疟疾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应对的办法也很明确,一是要加强监测,二是要提高诊断的意识和能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肖宁表示,一些已经消灭疟疾的地区,因为输入性病例导致的新的疫情暴发案例,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我国也曾经出现过。在努力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时刻,这个防线一定要筑牢。

扩展阅读:


一、疟疾的症状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着,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