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四成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

2017-03-22 10:07 来源:网友分享

  很多人都听说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却闻所未闻。陌生的疾病名称,但是它的患者却已数不胜数。在由赛诺菲公司主办的“世界双相障碍日”媒体发布会上,深圳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刘铁榜教授表示:双相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名为第六大精神疾病。全球范围内,双相障碍患病率甚至比分裂症高,分裂症患病率为0.5%,而双相障碍竟高达2%。据国际研究,美国双相障碍发病率为4%,而深圳则达到1.5%成为全国最高。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双相障碍相关起因在自杀比例中占70%左右。

  家长要多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

  据刘铁榜教授介绍,双相障碍为青少年高发疾病,发病年龄在15-19岁左右。双相障碍的患者情绪波动高低反差极大,高兴时兴奋激动做事草率,低落时整日闷闷不乐,不愿动弹,食欲下降。正是因为这些发病症状及发病年龄,双相障碍患者常常难以被发现,被家人误认为仅仅是青春期逆反,耽误就诊时间。

  到底如何去鉴别青春期的孩子到底是爱折腾还是患病呢?刘铁榜表示,如果单凭观察很难去分辨,家属和孩子自身都要有主动意识,如果孩子青春期动荡不安,应该及时咨询专家,专家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梳理情绪,而且如果孩子真的患病可尽早发现并就医。

  “这是一个持续终生的疾病,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病是可控的,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刘铁榜做了个类比,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持续终身的疾病,就像这些一样,双相障碍得到控制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很大提高,恢复社会功能。

  37%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变化极快,躁狂发作是情感高涨、语言增多,活动增多,身边的家人朋友可能只会觉得患者是性格外向开朗,人逢喜事精神爽,根本不会想到是双相障碍在作怪,而此时病人也不可能求医咨询。当病人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甚至可能出现幻觉,此时患者本人和家人才会发现问题,从而就医。病人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医生只看到病人痛苦抑郁的一面,便很容易判定其为抑郁症,据统计,患者首次发病到确诊为双相障碍的平均时间为10年,37%的双相障碍会被误诊为抑郁症。

  据刘铁榜介绍,双相障碍的患者若被误诊为抑郁,单一使用抑郁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循环加快,情绪波动性会更加明显,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要鉴别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十分困难,但也有线索寻”,刘教授讲述了四点线索:第一,发病年龄越小越可能是双相障碍;第二,家族中是否有患者;第三,病人在发病前是否处于一种情感旺盛的状态,充满激情,不知疲倦;第四,病人服用抗抑郁药后是否转为躁狂。

  双相障碍成就艺术?

  双相情感障碍,又有一说是双相的人生,对生活更加深刻极端的两极感受,贝多芬、梵高等都被推测为双相患者,除却病痛的折磨的无奈,情绪的双极性是不是也给患者带来艺术灵感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马燕桃教授认为,双相障碍是一种情绪病,情绪病是好是坏,它是给人以资源还是挑战,是让人获得的多还是失去的多,其实很难下断言。

  马燕桃表示,虽然我们不能从学术的角度去判断双相障碍是否有助于艺术成就,但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的表现去理解情绪,觉察情绪。艺术作品往往能呈现作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外化后即为情绪和行为,所以理解抑郁,理解我亢奋,理解愤怒,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双相障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