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17:16 来源:网友分享
小区空地有一处休闲的场所,草坪碧绿,紫藤架下有十多米长的鹅卵石铺的小径,人们一早一晚喜欢去那儿做踏石运动。
脱了鞋,赤着双脚,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小径上来回踩踏,起初有些不适应,感觉疙疙瘩瘩对脚部刺激大,走不了几步便停下来了,但走多了慢慢就适应了。当你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小径上,反复来回有节奏地踩踏时,脚底部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人渐渐会感到肢体舒展,腿脚有力。天长日久,会变得气血畅通、精神饱满、肌肉富有弹性。在晚上,赤着脚散步后,再回来泡泡脚,一天的疲劳感消失了,很快就能入睡。
“ 踏石”健身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在赤足舞蹈、走路或奔跑时,发现这样运动对足部密集的穴位有刺激按摩作用。古籍《灵枢经》记载:“根者,木者,部穴在下,皆经气生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古人将脚的生理功能比作树的根,脚是气血运行的重要端点,加强脚部的锻炼,就像为促使树木茂盛而培植其根部一样有道理。
有句俗话说,人老先是腿脚老。人是直立行走的,当我们正常运动时,血液中的内毒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向下沉积的,因而在足底反应最明显。这种凹凸不平的石子小路,实际上是促进了脚部的微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整个身体的循环功能得到了加强,身体也就更强壮了。
其实踏石健身十分简便易行,在家中的庭院里铺上卵石小道,随时可以走走。住楼房的赵大妈,把鹅卵石装在一个袋子里,随时随地重踏轻踩。她说:“一边看电视,一边踩着按摩,多好!”
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①肌肉、肌腱、韧带的慢性小损伤,包括肌肉筋膜炎、肌腱腱鞘炎、腱及韧带止点损伤等。其中发生在腱止点部的微细损伤称"末端病",是最难治疗的运动止点损伤之一,有肩袖损伤、髌腱腱围炎髌尖型、大腿后腘绳肌的坐骨止点损伤等,其病理表现为腱变性、骨化及止点唇样增生等。
②关节软骨损伤,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软骨的退行性变,如髌骨软骨病、足球踝、投掷肘等,其中60%以上系逐渐劳损所致,小部分系一次损伤造成骨软骨骨折继发而成。这种软骨损伤,由于伤后软骨不能自行修复,一旦损伤,多遗有永久性改变,治疗困难,也是最影响健康与运动训练、运动寿命的伤种。
③骨组织劳损,最常见的是应力性或疲劳性骨膜炎与骨折,可发生于胫腓骨、跖骨、脊椎椎板、髌骨、足舟骨、距骨、第1、2肋骨等,其中胫腓骨最多,跖骨、椎板次之。这一类损伤,通过改变训练,减少或停止局部负担,多可自愈。但应注意发生在胫骨中下1/3 的鸟嘴样骨折和足舟骨应力骨折,一旦发现,必须停止训练,固定治疗。
④骨软骨炎。近年来运动训练多从儿童开始,骨软骨炎的发生已在运动训练中引起广泛注意。常见的有脊椎椎体骨骨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桡骨远端骨骺炎、肱骨小头、跟骨骨骺炎等。此外,耻骨炎和某些副骨损伤,按其病理改变有人也归之为骨软骨炎类中。这些损伤多数影响训练,个别影响发育,其防治研究也已引起注意。
⑤神经血管损伤,属慢性损伤的有“击醉”(即走如醉汉,是拳击者脑软化症)、排球运动员的肩胛上神经麻痹、胫前间隔综合症(行军性坏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