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11:04 来源:网友分享
人们常说,脑袋开窍了才能聪明,实际上,身体通窍了则无病。人体有九窍,即人体的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这些身体上的孔窍平时要多注意保健,保持畅通无阻,九窍要通,通则无病。
眼睛:闭闭眼、眨眨眼、做温敷
眼睛是用来感知光线的器官,眼睛之所以能视,是因为其他脏腑的精气支持,所以,眼睛与其他器官是密切联系的。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会上升到眼睛,眼睛与身体经脉相连通,如果眼睛过于劳累,会牵连五脏六腑。
专家也指出,眼睛是全身疲劳的发源地,只要它们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疲劳问题,就会产生“疲劳毒素”,进而侵袭全身,使全身都“累”。
支招——
闭目养气:老人常感到气不够用,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患者,可以闭目静养以培补元气。
温水敷眼多眨眼:每天早晨洗脸时,将双眼浸泡于水中1~2分钟,然后擦洗脸部及眼周围肌肉,洗完后用双手轻轻搓揉眼部20~40次。每晚临睡前,用温湿的毛巾敷双眼和额头,每次2~5分钟即可。用经常眨眼的方式来强健眼肌,闭眼时停留时间略长一些,用双手轻揉眼睑,以增加眼球湿润度。
老人多吃西红柿红枣:西红柿富含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等营养,取新鲜西红柿,用开水烫洗去皮后,每天早晚空腹时吃1个;或做成西红柿鸡蛋汤食用。这些对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有很好的作用。红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及铁、磷、钙等,能补血明目,提高视力。
耳朵:好心情、多搓耳、少噪音
耳朵与人体的经脉和穴位密切相连,耳朵的形态、色泽和纹路的变化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可以说,耳朵是一份完整的人体病历。
中医认为耳尖代表心,耳垂的经络直通心脏。心脏如果有了疾病,耳朵就会露出马脚。也就是说通过观察耳朵我们就能知道心脏是否健康。还比如,在耳朵上的肺区或支气管穴区域有不同程度凹陷反应,那么就说明这个人的肺功能较差。
支招——
经常按摩耳朵。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避免长时间接触高分贝噪声。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声会损害听毛细胞,损伤内耳,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也应避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同时尽量将音量调小,否则会引起听力减退。
鼻:观鼻头、常按摩、少辛辣
鼻子又叫“面王”,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科学家形象地将它称为人体的健康卫士。
鼻子在预报脾胃疾病方面尤其准确。比如鼻头发青,就说明肝出问题了,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而且一般会伴有腹痛。因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结果就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功能。这时候就要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如果鼻子发黄,就说明胸内有寒气,脾的脏色出现在了脸上。
支招——
鼻外按摩:此法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黏液。
鼻内按摩: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
迎香穴按摩: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迎香”穴若干次。因为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此外,饮食上应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不可经常用手乱挖鼻孔、拔鼻毛与剪鼻毛。
口:多开口、管住嘴、多叩齿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而老年人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上了年纪,人的记忆力、反应速度都有所下降。其实这种“老糊涂”的现象是因为大脑缺乏锻炼。只要平时老年人多开口,勤动嘴,这种“老糊涂”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了。
勤于交谈:研究表明,没有亲密朋友、子女不在身边、参加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患病的概率要比勤于交谈的老人大得多,寿命也会更短。因此老年人应多与他人交谈。
少食多餐:步入老年,消化功能和心脏功能都有所减退。如果一次进餐的数量过多,就会加重消化系统和心脏的负担,十分不利于健康,而且容易发胖。所以,老年人可以每日食4~5餐,每餐吃七八成饱就好。
齿宜勤叩: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三十六下,长期坚持,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并且可以令精神变得尤为舒畅。而现代科学也认为,叩齿能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
以上小习惯不仅是对嘴巴的锻炼,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养心调神,所以老年人要多动嘴。
支招——
口腔溃疡是现代人的常见病,也叫口疮,想要预防口腔溃疡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不要抽烟酗酒,一定要保证睡眠时间。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多吃水果,多饮水等,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可以喝蜂蜜水、葡萄糖水清凉解火,也可以多吃香蕉、龟苓膏、凉茶、胡萝卜、柚子、黄瓜等清凉下火的东西。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
排泄口:多喝水、防痔疮、少油炸
尿道和肛门分属于人体的九窍之一,属于单窍,尿道是人体排泄液态废物的通道,肛门是人体排泄固体废物的通道,两者都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保护好这两窍,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是人体排泄液态废物的通道。中医认为洗涤用具不洁,或摄生不慎,湿热毒邪侵犯下焦,伤及泌尿生殖系统,就会出现气血瘀阻、脾肾亏损等症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道炎。
肛门处易发痔疮等症,中医认为痔疮是“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所致,得痔疮的人肝热、实热郁结未得到化解,致使下腹腔的血液不能回流至心脏,身虚体弱,就出现痔块脱出,难以还纳。
支招——
尿道:水可以消暑利尿,能冲洗掉尿道中的寄生细菌,消除感染隐患。所以,生活中注意多喝水,勤洗澡、勤换内裤。应选择透气好、吸湿性强的棉内裤。常用水清洗外阴和肛门,注意卫生。
肛门:预防痔疮每天要有充分的饮水量,至少8~10杯。晨起饮一杯淡盐水或冷开水,起到软化粪便的作用,刺激肠蠕动。
适当增加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多选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谷类、豆类、花生、坚果、瘦肉等,可帮助排泄,以及多吃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萝卜、洋葱、豆芽、韭菜等,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油煎、炸、烙、烤的食物不宜食用,以免使肠胃“生热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