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觑病毒感染 或将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2017-03-22 23:13 来源:网友分享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病毒感染或许还会诱发其它机体其它疾病的发生,或者增加某些疾病发生的风险,比如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ologi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肠道病毒感染或和诱发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状况有关;然而有些研究人员却发现病毒感染竟然促进伤口愈合,那么病毒感染到底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各位!

  【1】常见的HSV-2病毒感染可能也会触发自闭症

  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因。在美国,每5名生育年龄的女性大约就有1人感染上这种病毒。根据一项新的研究,HSV-2可能在自闭症中发挥着作用。通过研究一个大型的挪威人群,研究人员发现在怀孕早期的活动性HSV-2感染让男性胎儿在生命早期患上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几率增加一倍。这一发现并不意味着所有遭受活动性HSV-2感染的怀孕女性将会产下自闭症儿童,但是在一小部分被认为是遗传易感性的女性当中,这种感染可能是这种疾病的多种未知的触发因子之一。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行为神经免疫学家Karen Jones(未参与这项研究)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记住不是每名感染上HSV-2的母亲将有一个自闭症的小孩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人群研究表明这些国家的ASD患病率在1%--2%,其中男性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美国男孩的患病率是2.4%。利用来自挪威自闭症出生队列(Norway Autism Birth Cohort)的数据,这些研究人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的领导下)鉴定出442名生下ASD儿童的母亲,以及与她们相匹配的464名在同年(从1999年到2008年)同月生下相同性别的正常儿童的母亲。对所有的这些女性而言,她们从妊娠中期到小孩出生期间提供她们的血液样品。这些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样品测试针对5种病原体---人巨细胞病毒(HCMV)、刚地弓形虫(Toxo)、风疹病毒(RV)、HSV-1和HSV-2---的抗体。已知这5种病原体会损害胎儿。

  【2】Nat Commun:揭示EBV病毒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发生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之后,这种病毒在人的一生当中持续存在于人体内,而且通常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然而,大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感染者会患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被称作腺热或接吻病),不过病情通常会在几周后消退。但是,在罕见的情形下,这种病毒也会导致癌症产生,特别是淋巴瘤、胃癌和鼻咽癌。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尝试着阐明EBV病毒如何对细胞进行重编程,让它们变成癌细胞。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癌症研究员Henri-Jacques Delecluse说,“在免疫系统受到削弱的病人体内,这种病毒感染导致癌症产生已得到很好的研究。但是在大多数病例中,仍不清楚的是EBV感染如何导致癌症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Delecluse、也来自DKFZ的Ingrid Hoffmann和他们各自的研究团队为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令人吃惊的解释。他们首次证实这种病毒本身的一种蛋白组分促进癌症产生。当一个分裂细胞与EBV病毒接触时,存在于这种传染性病毒颗粒中的病毒蛋白BNRF1经常导致过量的纺锤体极(中心体)形成。因此,染色体不再在两个子细胞之间平均地和准确地分配,而已知这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癌症风险因子。相比之下,缺乏BNRF1的EBV确实不会干扰染色体在两个子细胞之间分配。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2月1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pstein-Barr virus particles induce centrosome amplification and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3】Diabetologia:重磅!肠道病毒感染或和诱发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状况有关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ologi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T1D)儿童在经历诱发糖尿病的自身免疫过程之前或诱发肠病毒感染的风险较高。

  1型糖尿病由机体免疫系统介导的过程引发,其往往会损伤患者机体胰腺中的产胰岛素β细胞,通过检测机体中的自身抗体就能够识别患者的亚临床疾病阶段;文章中研究者在进行的肠道病毒和1型糖尿病关联性研究中发现,糖尿病和自身抗体阳性个体的血液和胰腺中肠道病毒频率会增加,同时也1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中肠道病毒抗体的频率也会增加,然而研究人员并未在所有的研究中发现上述二者的关联。

  文章中,研究者分析了患者大便中肠道病毒的存在是否和胰岛自身免疫的出现有关,同时本文研究也是截至目前最大的一项关联性研究,研究者希望对β细胞有损伤迹象的儿童进行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粪便进行分析找到诱发儿童患病的肠道病毒。研究者对来自多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129名儿童的1673份粪便样本以及282名对照儿童机体的3108份粪便样本进行分析来筛选肠道病毒的核酸,结果发现129名患病儿童中有108名感染了肠道病毒,而282名对照儿童中有169名感染了肠道病毒。在自身抗体出现之前两个研究组中儿童感染率表现出了一定差异(0.6 vs 0.4感染/孩子)。

  【4】eLife:常见病毒诱发血液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为何为何常见的EB病毒会诱发成年人和儿童患血液癌症,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EB病毒控制参与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两个基因开启和关闭的分子机制。

  首先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去确定EB病毒如何对MYC和BCL2L11这两个基因进行控制,当基因MYC被改变或在高水平下被开启时就会诱发癌症产生,而正常情况下,基因BCL2L11则能够诱发细胞死亡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但通过EB病毒会关闭该基因的表达。得益于慈善机构Bloodwise的资助,研究者们才能够得到如此重大的研究发现,研究者指出,EB病毒能够通过拦截距离基因较远的增强子DNA区域序列来控制MYC和BCL2L11基因的表达,这些增强子序列或许就扮演着控制中心的角色,其能够通过循环干预延伸的DNA序列来在较远距离对这两种基因进行控制。

  【5】J immunol:单纯孢疹病毒感染“治愈”之后为何会留下后遗症?

  单纯孢疹病毒能够导致患单纯孢疹脑炎(HSE),这是一类致死率极高的感染性疾病。然而,其中的病发机制以及神经损伤的原因研究的并不清楚。HSE患者的常见病征是眶额区以及颞叶区的急性坏死性脑炎。在小鼠以及人类的部分群体中,HSV-1主要感染大脑室管膜细胞,从而导致脑室的侧向扩增。研究表明,在HSV-1感染的后期(尤其是病毒抗体水平已经低于检测水平时),大脑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胶质细胞、浆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其中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HSV-1是一类神经细胞特异性病毒,它能够在三叉神经节细胞中稳定潜伏,而且HSV-1感染的溶源化途径的主要标志是一些潜伏相关基因的表达(LAT)。因此,找到HSV-1感染及潜伏所在的脑区,大脑在受到HSV-1急性感染后的反应以及这些特征对HSE造成的神经损伤后遗症是该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主要方向。

  由于HSV-1主要针对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以及室管膜进行攻击,因此这些区域可能会为病毒的潜伏感染提供舒适的环境,这一假说也能够解释HSE患者在“治愈”后仍会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来自奥克拉荷马大学的Daniel J. J. Carr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 immunol》杂志上。

  【6】Nature:揭示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导致病人记忆丧失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最为严重的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感染如何导致记忆丧失和情感障碍,从而为开发出治疗这种蚊子传播疾病的新疗法开辟新的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omplement-microglial axis drives synapse loss during virus-induced memory impairment”。

  在最为严重的西尼罗河病毒感染中存活下来的病人当中,有50%的人经常产生记忆丧失、学习障碍、无法集中精力和易怒等症状。在此之前,这一现象发生的具体原因一直是个迷。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病毒并不杀死神经元,但是触发它们产生减少突触的炎症,其中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结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