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13:02 来源:网友分享
芬兰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基因新突变。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发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6年开始,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赫尔辛基大学和赫尔辛基中心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遗传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说,研究者在人体第12号染色体的wnt-1基因中发现了一种突变,该突变改变了正常骨骼发育及维持骨量的重要信号活动。这表明,儿童骨质疏松症和早发性骨质疏松症很可能是由wnt-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
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骼变脆。迄今医学界很少将骨质疏松症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联系在一起。
研究小组带头人、来自赫尔辛基中心医院的医师欧蒂・梅基蒂耶说:“多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都以预防骨骼损伤为目标,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研发促进骨骼形成的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这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