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揭示肝癌转移新机制

2016-07-07 21:23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7月07日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研究团队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创造性地绘制出肝癌细胞中microRNA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双向调控网络,揭示了肝癌转移调控新机制和潜在的分子靶点。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肝脏病学》。

  该课题组对参与肝癌转移的关键miRNAs进行筛选并对其功能展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对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进行RNA-seq筛选,发现肝癌转移关键miRNA:miR-28-5p表达异常,且与细胞系转移潜能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发现miR-28-5p只是体内具有促进肝癌转移的作用。该研究组运用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细胞因子/趋化因子PCR芯片进行筛选验证,发现miR-28-5p的重要靶基因白介素34(IL-34)。

  研究组发现,IL-34在体外激活FAK和ERK1/2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和趋化。在动物实验中,肝癌细胞中IL-34的上调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肺转移,增加瘤内巨噬细胞浸润。研究人员还发现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GF-β1形成反馈回路参与miR-28-5p对IL-34的调控网络。最后,肝癌样本中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瘤组织中miR-28-5p 与IL-34表达水平显着负相关,与巨噬细胞的浸润、患者总生存期短以及肿瘤患者的复发显着相关。

  肝癌简介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肝癌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肿瘤科

温馨提示:
肝癌的病人要注重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端正心态,正确客观对待。注意饮食,给予易消化、要给低脂肪的食物,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男性 常见症状:乏力、消瘦、右上腹隐痛、食欲明显减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